民的认知,太惊人了。
自己吃不完不说,拿到市场上去发卖,又有无数百姓争相抢购,价钱开的那叫一个高,简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蜂拥而至。
仅仅一年,不少流民居然都小有积蓄了。
这个惊人的成果,自然被长安的百姓目睹下来,很快……
举国上下,都知道了土豆、红薯的神妙,而李二名气,这一年自然也是大规模传播。
不过相应的……
好容易有了少许积蓄的流民,本来也还是流民,毕竟有了积蓄也不算多,谈不上置产回归正常的自耕农行列。
偏偏又是这个时候……
举国田地价格,突然暴跌……
这下,事情就有点完美了。流民脱贫,有了少许积蓄,同时田产价格,出现暴跌。
这种情况的出现,李二等人简直是笑都笑不过来了。
当然相应的,忙也是忙的四脚朝天。有的流民要回家乡,这得送吧;有的想要就地安置,继续开垦长安附近的耕地——就近的耕地,收税时的转运成本耕地,有利于降低府库税务的总成本,减轻百姓负担,这得支持吧?;还有开荒开出心气的,决定到隐约貌似更有前途的安西都护、灵州,漠北一代去开荒置产的。这也是大政方针,得支持吧。
千头万绪,工作量可想而知。
尽管李二也非常想见到李盛。
毕竟……
这一切欣欣向荣的国势,基本都是李盛这熊孩子整出来的……
但还真是,还就那个没时间。
于是拖来拖去,到了最近田产价格暴跌。
突如其来的利好出现,李二等人消化完之后。
紧接着,也就马不停蹄的,带着长孙皇后赶到了江东这一带来了!
见长孙皇后如此激动,李二也是感慨万千。
本来哈,自己才是陛下对吧。
而李盛呢,名义上,是自己的臣子,而实际上……
实际上是自己的孩儿先不说,
实际上,这混账小子,连上朝都没来过一次。
就可以无视朝廷到这种地步!
要不因为这是自己亲儿子,李二都觉得是不是得疑神疑鬼一波,专门请李盛吃顿饭什么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抱怨李盛不来上朝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
这也避免了许多尴尬,许多麻烦。
毕竟到现在为止……
自己才认出这个孩儿,一年多点,而已啊。
这么短暂的时间,如果李盛的身份大白于天下,恐怕整个政治生态都会有剧烈震荡。
届时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毕竟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