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能量效率问题。
在船上都只能当辅助动力和应急动力,在地上那就更是直接没法用了。
靠这种东西来拉动蒸汽列车,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异想天开。
既然是这样……
那么李盛的工作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回到长安,起初……
李盛只是在杭州天天忙各种业务有些累了,再说也很久没和自己的小伙伴们聚一聚,所以回来休息一段时间。
至于科研,横竖不过是个原始版本的蒸汽机,李盛很想当然的就认为……
这玩意,不可能比船用的蒸汽机更复杂,至少不会复杂到哪里去。
稍稍改进一波,能量效率应该是可以大幅提升的,工作量没那么大。
不过回来之后……
在城西小筑研究了一阵,李盛却发现,这玩意真是不上秤没有四两,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别的不说,光是对密封件的要求就要严苛的多。
这部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反复试验!
而另一方面,黄铜试管的蒸汽机,究竟要怎么才能拉动一截一截的火车车厢,这又是一个问题。
同样没有捷径,只能努力做更加细致精妙的全面设计。
各种麻烦加总在一起,最后工作量无形之中,自然就大幅增加了……
于是李盛,也只得努力搞起了研发……
……
当然,整个过程之中,倒也并非所有的工作,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环节都得自己来。
李盛很快又回到了城西书院之中,给城西书院的教授学生们发布了任务,直接拉了几个“科研苦力”来给自己干活。
这活,主要当然就是更多种类的皮革密封性测试的问题。
哪一种皮革更好用,更接近橡胶的水平,一一测试!
好在长安终究是国都,也算是整个大唐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往来的商旅也不少。收集各种皮革样本,倒也没有什么额外的难处。
于是这般忙碌着半个月过去……
李盛的一番努力,还真就收获了惊喜。
……
因为整个城西书院,大量的学生和教授被李盛征发为自己的工具人,给自己测试各种皮革。
于是到了后来,整个城西书院,到处都是疑似煮过的各种皮革。
猪皮牛批,羊皮鹿皮……
不同物种,不同品种,有的是硝制过,有的则是生皮。
总之因为蒸汽测试的一番蒸煮,这一段时日,整个城西书院附近,都弥漫着一股一言难尽的臭味,以及一丝诡异的肉香气……
整个这一段时间里,城西书院的怪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