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死亡诗社爆红

作者:别人家的小猫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看内容——

开场精彩,中场平庸,结局厚重,电影总评:是条从未见过的吞拿鱼。

与楚先生在意中文化交流会首次会见,他不像位导演更像位诗人,“我拍电影是为了艺术”、“有灵感才有作品”、“我只是个路过这个世界,普通的路人”

他说要拍摄一部有关诗歌的电影,我认为他没有办到,死亡诗社不是一部写诗歌的影片,它拍摄的是几位还未成长的死亡诗人。

未长成的死亡诗人不是诗人,只是炫耀的青年,不知道愚蠢和勇敢边界的狂妄者,一具尸体。

七位死亡诗人的启迪者是船长,而造成这具尸体也是船长,他给了学生们长刀和铁盾,教会了他们反击约束,在自由的世界中刀盾无往不利,却没有告诉他们现实时代变化,使用枪支火炮。

当运用思想的刀盾驰骋现实世界,结局早已注定,查理退学,卡梅伦背叛,尼尔死亡,安德森等人即便最后站在了桌面上欢送老师离去,我也悲观认为他们终究会成为律师、医生、工程师,死亡诗人在威尔顿学院全军覆没。

楚先生为我们奏响了一曲现实主义诗歌,理想主义终究会败给现实主义,没有任何意外。

意大利人最常吃的鱼是吞拿鱼和鳕鱼,是条从未见过的吞拿鱼是谚语,可以理解为“新奇”、“别出心裁”意味,很平常的一句话,从拉尔塔付口中说出有些怪怪的,他这辈子也没看过多少电影。

另外在没看影评前,不清楚拉尔塔付取名“本可成为那耳客索斯”,在清楚看完发布在期刊上的文章后,更加不知道为什么取这样的题目,为此还有许多记者采访,可拉尔塔付闭关写诗了。

“连拉尔塔付先生都夸奖的电影”、“和其他导演真不同”、“以前费里尼的构图能称之为导演中的艺术家,本以为没人再能达到如此”……

用岛国举例,作家诗人是看不上导演的,说个极为现实的例子,在地球上坑猫参加过作家沙龙,与许多当代诗人聊天,谈论起张艺谋,言语中那叫一个不屑,说一句不夸张的,张艺谋电影的画面设计,都是很多美院的教材,艺术价值绝对高。

拉尔塔付诗坛地位就不说了,这一波是预示着楚舜征服了这一批自傲的观众。

前面曾说过一句非常偏颇的话,世界名著并不需要征服全球所有读者,只需要征服编写教科书的一群人,楚舜所征服的也就是这群人。

夸过楚舜导演许多次,我主张过青年导演学习调度,学习拍摄第一时间应当学习楚舜导演,因为他的调度能力是这个星球最实用,也最有用的,能学三成便能应付拍摄中时常碰见的困难,学五成就已有大导演的能力。

看完《死亡诗社》,我再次对青年编剧,以及认为自己没办法进步的编剧说一下,看看楚舜编写的剧本,相比之下死亡诗社剧本一项偏弱,也正是偏弱,才能够十分轻松地看清楚剧情脉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