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分钟后,“我想,此刻的最佳男主是我”,莫里哀继续开始。
“我们要造矛,数以百计,长矛比别人要长一倍。”
“那么长?”
莫里哀饰演的华莱士点头,吃着手中的面饼,目光中透露着坚决。
“有些人就是比别人长。”
“你妈又讲我的故事。”
……
《勇敢的心》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的电影,所以车轮碾过痕迹太清晰。
怎么说呢,因为是商业片的缘故,勇敢的心的开篇进行的人物塑造很好,小树林的一场戏,基本上将志愿军以及重要配角的性格都立起来,可后面就没描写了,有点后劲不足,把所有视线都放在华莱士身上。
楚舜要将勇敢的心,改成一部史诗,在保存原本热血膨胀的结尾前提下,拍摄出史诗感。
参考《指环王》,为什么指环王三部曲有强烈的史诗感,除了剧情外,整个镜头调度和服化道,也占据极大的作用。
对重要配角要求有点高,说起来这些配角都是梁埔选拔,也都是实力演员。
有实力,不等于就一定适合角色,例如演绎主动投稿的志愿军爱尔兰人史蒂芬这角色,演员佩奇死活演不好,当然佩奇也是出道二十余年的老演员,不会有心态崩了一说。
“不不不,停。”
“爱尔兰人不是不会傻乐。”
“佩奇先生再来一遍。”
一共叫停了七次,片中一心只想杀英格兰人的爱尔兰人史蒂芬,角色气质是莽撞带细,而佩奇长相就比较精致。
“我们聊聊,佩奇先生。”楚舜把佩奇单独叫到了演员休息棚。
佩奇作为法国人,本身因为《触不可及》是相当崇拜,可作为剧组演员,面对导演压力还是相当大。
“佩奇先生有爱尔兰朋友吗?”楚舜问。
“有和爱尔兰籍演员一起合作过。”佩奇说道。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不能依照地域分别,但每个国家都有整体气质。”楚舜说道:“华夏机敏,美利坚自由,英国绅士,德国严谨,而爱尔兰是……”
佩奇等着下一句,可下面没了,抬头看导演,很显然是想他接话。
“爱尔兰热情??”佩奇说出一个单词。
“我更愿意称呼为过分热情。”楚舜说道:“佩奇先生在表演时,情绪应该更夸张一些。”
“多谢船长,我知道了。”佩奇点头,他迟疑后还是问出来:“法国人在船长眼中是什么样?”
作为一个喜欢科学辱法的楚舜差点想说法国人投降,没有嘴瓢。
“法国人优雅。”楚舜随口说了一个。
佩奇点头,一般人都会说法国人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