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精神分裂

作者:别人家的小猫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我们先去酒店。”吹哥把精神小伙丹尼领到酒店,并且还专门找来一位地导。

安排很细致,这样丹尼自己也能让地导领着逛逛街。

补拍非常快,去意马基地三天时间就将楚舜需要的镜头补拍完毕,因为前面剧组拍摄过程也展现过,所以具体在意马基地的细节就不披露。

进入楚舜后期制作的第二步——

“海边的曼彻斯特配乐是一位在国内并不出名的加拿大作曲家莱斯利·巴伯,但完成得很好。”楚舜心中说道:“听第一遍不会留下太多印象,但会一直压心里,而有些人会被压一辈子。”

致郁的电影,有治愈的音乐,却让人感觉很致郁,特别是(海边的曼彻斯特赞美诗)轻吟,简直是要命。

“等等,我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

楚舜差点忘记音乐纪录片的事,人都已经来到录音棚时才想起,给罗伯特打电话。

“电影马上要录制音乐了,明后天可以来华夏。”

“我马上买机票。”电话那头的罗伯特很高兴,终于有活儿,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一激动罗伯特网络付款密码都给输错了。

罗伯特为让配乐纪录片更有看点,他请来了茱莉亚学院著名教授拉斐尔,大概是以解说员的形式。

解说员最大的作用,是让不懂行的观众,明白刚才操作的牛逼,这样的人物自然身份越大牌越好。

拉斐尔教授今年六十多岁,学生中有流行歌手,还有著名钢琴家,三年前获得了格莱美理事奖。

自己琢磨了一番,罗伯特告之一直合作的摄像师,因为主要是深入参与音乐创作,所以要减弱存在感,尽量保障音量放小。

“楚舜先生写出了非常多优秀的作曲,自编自导自作曲。”拉斐尔教授感叹导演的全能。

拉斐尔话锋一转,他道:“但拍摄的形式会不会对楚舜先生造成负面影响。”

作曲和画画、写作差不多,创作时都是比较私密的艺术,这也是为什么这类纪录片如此少的原因,谁也不能保证,在摄像机之下还能稳定产出。

罗伯特从未担心,就好像他衬衫上的领带,从第一次和瓦伦蒂娜见面,然后又到和楚舜见面,都是歪的。

“在我《随电影2》拍摄后期时,楚舜导演作曲非常快,一点也不会受到影响。”罗伯特道。

拉斐尔教授看随2,想了想,的确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乘坐飞机,一行人抵华。

罗伯特自己会中文,所以不需要有人接机,至于地导,他就是团队的地导。

没有休息,放下了行李就来到乐团,找位置摆放,因为楚舜提前打过招呼,所以乐团经理热情接待,还提供免费观看的一场表演。

乐团演奏的是《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