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奥斯卡撑不住了

作者:别人家的小猫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东西方两位大师,在相隔一个世纪的对话,都选择用梦,也都选择是梦中梦,或许这是大师们的共性。]

评论家为什么厉害,是因为他们可以引经据典,博尔赫斯在华夏名气挺大,但觉得多数名气来源于《小径分岔的花园》,《虚构集》知道的人是真少。

可认真说起来,盗梦空间和环形废墟的故事还真有一点异曲同工。

要知道博尔赫斯是四十年代的作家,七十年代就思考这些问题,文豪之所以是文豪,真不一定是被捧起来的。

言归正传,《村声》梅勒的文章还没完,他是把影评和此次奥斯卡事件,一起写成文章,点击率挺高。

而且从文章题目就能看出,其实后面才是重点。

[楚舜导演对梦境的所有场景进行实拍,我特意打电话咨询利未先生,得到肯定答复,无论是雪地爆炸、天空颠倒的城市,还是被炸毁的巴黎街道,影片中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火车驶入洛杉矶中央商业区,也是完完整整实拍。

那么楚舜导演为什么这么做?仅仅只是为了真实?从黑客帝国能看出,楚舜不是坚定实拍者,也不是坚定否决特效主义,他这样做是充分贯彻主题,“如果梦境和现实的人没区别,那么两者无区别”。

很佩服,因为多数人都察觉不到的目的,让制作成本上升至少百分之三十,也增添了制作时长以及工序。

随便举例,爆炸不可能在真正的雪山拍摄,很容易引起雪崩,经过很多寻找,才找到加拿大班夫公园。

我曾经问过一位导演朋友,如果有能力,你会每部戏都兼职编剧、艺术设计、剪辑、灯光指导、拍摄执导、配乐这些身份吗?

他告诉我:不会,影片创作太庞大,即使想要绝对贯彻导演意志,也完全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太过夸张。

那么都知道,楚舜目前拍摄十几部作品,除首部实验电影《六格》外,其余皆是如此,我想楚舜导演是一个无比无比热爱电影的人,否则也没有如此庞大的精力,能够让他坚持十几年。

“如果不能让艺术归于艺术,请别让艺术归于政治”,或许你们看到了楚舜先生对奥斯卡的指责,是愤怒。

但实际上,我看到的是一个对电影无比认真,以及对电影无比热爱的导演,很卑微的请求。

对世界,

对电影,

对艺术。

梅勒·朱斯丹也请求奥斯卡,及世界其他电影奖项。]

粉丝滤镜太严重,把楚舜写得这么好,估计他自己看了都会脸红,嗯……不对,应该不会脸红,楚舜脸皮厚。

梅勒可以说是挑动了大众情绪,比起指责情绪,一位导演的哀求,更加让人同情。

迪士尼影业会刻意引导,让欧美观众更好进入院线,用票房支持楚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