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昌平围解

作者:温风如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好了,你们休息吧。”图尔格脸色沉重,走了出去。

他看了一眼,近在眼前的昌平城,转身向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中军牙帐走去。

……

在李雄解围东大门太安门之危的时候。

其他三门,南门永安门、西门平安门、新城小南门,也被李雄的兵马增援,变得十分的稳固。

士气也随之高涨,军心稳固。

正在西门作战的总兵巢丕昌,心中是长出了一口气。

巢丕昌并非是无能庸碌之辈,在调任昌平总兵之前,他担任的是天津总兵官数年。

在军事上成绩斐然。

碌碌无能之辈,岂能长期身居高位。

很快他就定下心来,指挥新到的兵马,开始布置城防,十分的娴熟有经验。

任何人一看,这就是一位有经验的宿将。

当然后世因为他的投降,此人在后世之人心中就是一个猪一样的蠢人。

其他城门的文官武将一样的加紧重新布防,准备火药铅弹、滚木礌石等,等待着下一次建虏的猛烈进攻。

他们已经知道了溃兵两千余人中,一多半人暴乱,其中有不少建虏的奸细混杂在其中。

这一消息,让一群文臣武将后背,都生出不少寒意。

原来自己等人差一点就成了建虏的俘虏。

寒意加身,生出了无数的愤怒。

而几个最大声请求让这两千溃兵进城的文臣,更是心中后怕,也有一丝内愧不已。暗叹世道凶险。

而巡关御史王肇坤则是反思自己对兵道诡诈的了解太少。暗叹道,果然是术业有专攻,他的心思也有了某种的变化。

对武将的态度,他心中有了变化,变化很大,他不知道,这一变化是对自己好,还是不好……

……

崇祯九年七月八日。

也就是昌平城被攻城的第二天。

建虏一夜之间,无预警的全部撤出昌平,南下京师而去,攻巩华城,守备姜瑄守城严密,建虏退走。

一部分兵马进西山,焚天寿山德陵(明熹宗天启帝葬于天寿山的德陵)。

崇祯九年七月九日,建虏二十旗和一些外藩蒙古兵马,驻于沙河、清河一带扎营休息。

清河离京师路程只有三十里地路程。

阿济格听从随军秘书院学士詹霸的建议,遣人往大明京师北中门安定门送了一封书信。

书信声言,与黑云龙约作内应,共谋京师,约于京师西山,一举拿下京师城,保其终身富贵,世世荣华。子孙后代与大清国永世相存。

此计甚毒,欲制黑云龙于死地。

不过崇祯接到此信,不由得哈哈一笑,此等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