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和尚远去的背影,赵刚笑道:“老李,这么好的警卫员,怎么也不带上了?”
李云龙摇了摇头,感慨道:“这小子想什么我明白,老赵,说句实话,要不是你看着,还有全团的弟兄等着我指挥,老子都想跟韩征那小子一起,踹了筱冢义男那老鬼子的老巢了。”
“谁说不是呢,这样的行动对于任何一位有血性的军人来说,诱惑力都是相当大的。”赵刚表示赞同。
……
……
“归队。”
“是。”眉开眼笑的和尚一扫之前的郁闷,迅速地站到了特战队队伍之中。
“报数。”
“一”
“二”
“三”
……
“十二”
“汇报装备情况。”
“三号,避弹衣一套,冲锋枪一把,短枪一把,弓弩一把,匕首一把,手雷四颗,子弹三百发,干粮三斤……”
“四号,避弹衣一套,98k狙击枪一把,短枪一把,匕首一把,手雷四颗,子弹三百发,干粮三斤……”
……
特战队队员们的特战装备可以说是异常精良。
整支小队十三人的队伍,98k五把,避弹衣十三套,冲锋枪八把,匕首十三把,短枪十三把,掷弹筒三门,手榴弹每人四颗,人均子弹三百发。
这避弹衣或者说防弹衣,是模仿缴获的几件山本特工队队员们的避弹衣仿造而成。
为了这十三件避弹衣,先是韩征一行缴获了一些日军的装甲车外壳,然后由李云龙出面去找后勤部部长李万和帮忙,兵工厂专门将这些装甲车外壳打磨成避弹衣的模样,这才制成。
大口径的步枪子弹自然是不可能阻挡得了的。
一些炮弹的碎片或者是小口径的手枪子弹倒是可以阻挡。
总之,但凡是可以增加队员们生存几率的装备,韩征都想方设法去弄到。
五把98k,其中两把分配给了韩征和王喜奎这两名特战队中的狙击手,另外三把给了侦查手冯谢青和十一号号孙哲夫,用来远距离侦查,机动配合,最后一把分配给了六号王根生。
其他人则是人手一把冲锋枪作为主要火力,再另配上手枪、匕首之类。
三门掷弹筒自然是交给了火力支援组的王承柱等人。
至于团主力那边,这么长时间的训练以来,独立团除了王承柱之外,可还有不少会开炮的好手,那两门步兵炮,还有掷弹筒之类的火炮武器不会被埋没的。
除此之外,韩征花费了390军功兑换了3只弓弩和30把弩箭。
这类冷兵器可以在悄无声息之中杀敌,绝对是特种作战行动中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