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8 医圣

作者:见月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翰林,也可以是门下省的官吏,也可以是黄门侍郎。

太监只能私下传达一下皇帝的口谕之类的,这不是圣旨。

而且圣旨还必须当众宣读,私下宣读都不算数。至于原因吗,请参考魏其侯窦婴。

汉景帝临死前给了窦婴一道密旨,“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

就是有什么对你不利的事情,你可以直接进宫去找皇帝述说,谁都不能阻拦。

说是找皇帝辩护,其实就是一道免死金牌。

后来汉武帝想除掉窦婴,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直到有一天,窦婴为了营救灌夫拿出了那道圣旨。

汉武帝也吓了一跳,这亲爹都死了还要给自己留个炸弹吗?连忙让尚书去宫里查档案,然后发现没有找到。

皇帝颁发的所有旨意,宫里都会留档案的。没有档案可以视为伪诏,那是妥妥的死罪。

汉武帝那叫一个高兴,果然是亲爹啊连这都算计到了,然后反手就把窦婴给杀了。

试想一下,如果这道圣旨是当众颁布的,汉景帝还敢作假吗?

所以颁布圣旨的人必须是朝廷命官,必须当众颁布,这样的圣旨才作数。

而且圣旨的规格也多种多样,以唐朝为例:通常情况下发给五品以下官员的圣旨颜色单一,为纯白绫。

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的为有色或者多色的,最高等的是七色。

同时圣旨的轴柄质地也是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五品为黑牛角轴。

给孙思邈的这道圣旨是七彩玉轴,属于最高规格了。

内容也比较简单,就是赞扬孙思邈的道德人品,夸耀他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在医术上的革新,更是旷古烁今。

所以帝诏令封为医圣。

这个封号群臣其实早就知道了,所以并不觉得奇怪也没有人敢反对,至于原因自不用多说。

反而是孙思邈非常的惊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李世民道:“真人之功绩我就不多做重复了,医圣之称实至名归,且也已经获得了文武百官的认同。”

房玄龄出列道:“真人万勿推辞,这是圣人及天下人对您之功绩的表彰。”

宇文士及、萧瑀、褚亮等老臣也站出来劝说,然后百官也纷纷出声劝他领旨。

自家师父获得如此高的荣誉,站在一边的陈景恪也与有荣焉,不过身为弟子他不方便出声就是了。

面对这种情况,孙思邈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就深深的鞠躬道:“谢圣人。”

李世民笑道:“哈哈……这才对吗。”

其他人纷纷行礼道:“见过孙医圣。”

孙思邈无奈还礼:“诸位客气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