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实在不敢当学士之称。”
孙思邈道:“那好,我就托大叫你一声冲远吧。冲远,我们去里面谈。”
孔颖达乖巧的像是个六十五岁的孩子一般,跟在孙思邈后面走进会客厅。
双方分主宾落座,开始闲聊起来。
是真的闲聊,讲的都是当年的事情,顺便吹捧一下当今盛世什么的,然后就是讲一讲儿孙之事。
孔颖达羡慕的道:“老神仙好福气呀,有陈真人这样才华出众的传人,又有武娘子这般聪慧的儿媳。”
孙思邈笑道:“冲远过谦了,你家三为郎君素有才名,天下谁人不知。”
陈景恪也说道:“其他两位兄长我未见过不敢说,但我和志约兄时常见面,着实学问深厚,我罪魁不如也。”
他倒不是故意夸,而是真的和孔志约认识。
孔志约是弘文馆学士,且精通医术,儒家学问也非常深厚。
格物班的另外一位老师吕才也是弘文馆学士,两人是同僚。
加上陈景恪经常去那里找书看,竟有吕才介绍就认识了,关系还相当不错。
孔颖达道:“志约也和我说过,他跟着你学到了许多东西。要不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他都想来紫霄观拜师学艺了。”
陈景恪道:“欸,话可不能这么说。做学问不就是为了上报朝廷,下安黎民吗,志约兄已经走在这条大道之上了。”
孔颖达那叫一个开心,其实他对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非常满意。
长子孔志玄深得他的真传,对儒学造诣很高。关键他还不是那种腐儒,为人处世都是上上之选。
次子孔志约,学问上略有欠缺但精通医术,综合起来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幼子孔志亮虽然差一些,但也比一般人要强的多。
拥有共同话题,双方聊的可以说非常愉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老朋友叙旧呢。
过了许久双方才终于把话题扯到了正题上。
孔颖达歉意的道:“此来非为我一人,乃是为儒家之昌盛,多有得罪之处还望老神仙勿怪。”
孙思邈理解的道:“无妨,公是公,私是私。莫要让公事伤了你我两家的感情。且我已久不问俗事,此事你与景恪商议即可。”
孔颖达道:“有老神仙此言足以。”
然后他才看向陈景恪,正色道:“李道长言,若我儒家支持道教,你们会助我们掌握礼部,不知是否真人之意?”
陈景恪点头道:“确实是我的意思,但我们只会助你登上礼部尚书之位,能坐多久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孔颖达沉吟一番道:“好,但你们不能出尔反尔,事后反悔。”
陈景恪笑道:“孔学士多虑了,即便有你们相助,佛道之争也不是短期能结束的。我们自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