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才正式开始讨论封国建设问题。
武舒说道:“封地最重要的就是人和物,人口方面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从钱财方面提供帮助。”
如果道教能帮助诸侯王搞到人口,恐怕第一个睡不着的就是李世民。
倒是可以提供部分人才,可诸侯王最缺的其实就是基层人口,其次才是管理人才。
陈景恪沉思了一番说道:“这里也不是没有人,比如琉球群岛上有土民,据估测应该有一万到三万人之间。”
“这些土民还过着原始生活,以部落分居在各地和各个岛屿,相互之间交流也比较少。”
“如果征服他们,就能把封国的框架搭建起来。到时在施以教化,给他们取汉人的姓名,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
“再从中原移民一两千户过去与其杂居通婚,不出十年这些原始人就会变成唐人。”
“道教可以选派一些语言天赋好的人,去学习他们的语言,以便于传播道教信仰……一旦这些人都皈依我教,后续的操作就非常容易了。”
武舒连连点头道:“这个办法好,既传播了我教,又帮助诸侯王吸纳土着解决人口问题……只是这种方法对筑紫国这边的人怕是无用啊。”
陈景恪道:“有用,怎么会没有用。你太小瞧中原文明的强势,以及周围藩属国的吸引力了。”
“只要我们承认他们属于华夏的一部分,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的主动融入我们。”
“我在《华夏文明》这本书里写了,整个倭奴区域的人,都是先秦后裔。”
徐福率三千童男女以及诸多船工将士登上倭奴岛,和当地土着联姻演变成了现在的倭奴人。
大唐已经有意识的在把《华夏文明》这部书扩散出去,基本没有哪个藩属国会否认。
相反,他们都非常高兴。自家祖祖辈辈当蛮夷,摇身一变成华夏后裔了,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且筑紫国之前被倭奴国给消灭奴役过,那里的百姓对倭奴国非常痛恨,但又畏惧对方的强大……他们只会更加的向我们靠拢。”
“筑紫国主愿意让出五分之三的土地给大唐,就是希望我们在那里建立封国,帮他们抵御倭奴国的入侵。”
说起这件事情,武舒依然有些不敢置信,道:“这些土地真的是筑紫国主主动让出来的?”
陈景恪肯定的道:“这还能有假,当时我们说要在这里建几个封国,那筑紫国主比谁都高兴。”
武舒不解的道:“为什么?那可是他的国土。”
陈景恪解释道:“那些土地本来就不是筑紫国的,倭奴岛那片弹丸之地,最多的时候分成上百个国家,最小的还没有我们这边一个村子大。”
“筑紫国最早的时候也是好几个国家,后来被倭奴国征服……我大唐只出手帮助筑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