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肃杀

作者:见月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榷场可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没有朝廷命令敢私开榷场就是死罪。

但朝廷不能禁止百姓私下交易啊。

所以名义上这里不能叫榷场,是百姓自发形成的交易地点。

之所以要和当地官府合作,是因为朝廷不允许军队经商。

但官府是有资格跑过来收税的,通过收税来变相的管理这个小集市。

至于千骑,这个小集市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只是奉命守护这片缓冲地带,维护朝廷的尊严。

集市在这一片地方,他们提供保护有问题吗?

地方官和当地百姓为了感谢他们,送来牛羊美食犒军有问题吗?

一切看起来都没有问题。

这个世界上对金钱嗅觉最灵敏的无疑就是商人了,没多久这个小集市就传了出去,很多商人蜂拥而来。

大唐商人在这里出售的是食盐、糖、茶叶、瓷器、布帛等等生活用品。

而边境牧民提供的就是牛羊牲畜,羊毛、狼皮之类的东西。

李孝逸穿着便装在这里闲逛,看着逐渐热闹起来的集市,他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其实比起打仗,他更喜欢这种从无到有建设一方的成就感。

用陈真人的话来说就是,种田。

只是大唐首重军功,他又是家中次子,爵位没有加开国二字。

这种爵位是有代降的,过上几代人就没有了。

甚至运气不好,下一代人就没了。

那种有开国二字的爵位,才能世袭罔替。

不对,放到现在就是,只有加开国的爵位才有资格获得封国。

谁不想给自己弄个封国啊,所以他才应征参军入伍。

关键是,他确实有这方面的才能,大局观特别强。

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圣人、陈真人、他的家族,都在把他往将帅方面培养。

而他也更清楚,一旦他成为合格的将帅,封国之事短期内就和他没关系了。

哪怕他立下再大的功绩都没用,除非他因罪被边缘化。

这也是为什么第二次分封,受封的依然是部分宗亲和被边缘化的开国勋贵,那些大老一个都没动。

而那些大老也都一点不着急。

因为他们知道,朝廷不是不给他们封,而是他们太重要,朝廷离不开他们。

反过来说,一旦朝廷给他们封了国,就意味着离开权力中心了。

对于那些大老来说,这才是无法容忍的。

至于封国,以他们的功劳想要唾手可得,反而不着急。

在大街上闲逛,看看这种商品,又看看那种商品,还和集市商人闲聊几句了解一下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