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对于大唐的战斗力了解不深。
还有少部分人则忧心忡忡,大唐太强最好别招惹。
就算真要打这一仗,也别把事情做绝,等战争结束再处置契必何力也不迟。
潜在意思就是,如果我们答应了一切好说,如果打输了还有个谈判的筹码。
这些多是老人,甚至很多作为附从军参加过灭东突厥之战,他们比谁都清楚唐军战斗力的恐惧。
唐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句话的背后可是无数实打实的战绩,否则怎么可能会传播的那么广。
唐军作战向来以一当十,十比一那就是势均力敌,五比一就是优势,一比一就是虐菜。
夷男也没想到,大唐竟然会采取如此暴烈的做法,心中隐隐有些后悔。
不过他也是一世雄主,很快把这些负面情绪驱赶出去,内心深处隐隐有些兴奋感。
他经历过东突厥颉利可汗的统治,后来带头反对颉利加入大唐阵营,一步步把薛延陀发展成现在的漠北之主。
但漠北已经装不下他的野心,他想要更多。
漠南就是他战略目标的下一步,如此他就可以坐拥整个草原大漠,成为第二个东突厥。
可是他很清楚,想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和唐军做一场。
赢了才有后续,输了失去一切,所以之前他一直小心翼翼。
现在有了契必何力在手,反而可以尝试一下,就算打输了也能以他为筹码进行谈判。
啥?你说用一名将领作为人质就能要写整个大唐?
这不是瞎说吗。
但夷男相信李世民,撇开离场而言,他对李世民是非常欣赏兼信任的。
这个人是不会放弃忠于他的大臣的。
更何况气氛已经烘托到这个程度,就算是为了面子,也要把契必何力给救回去。
那就打一场吧,他兴奋的想道。
之后他就一锤定音,打。
“但是战场不能放在漠北,这样对我薛延陀的百姓影响太大。”
“我们主动出击跨过缓冲地带进入漠南,把战场放在突厥人的地界。”
“如果我们打赢了,还可以顺势拿下定襄城,完成漠北和漠南的一统。”
“我们要在唐军到来之前,在漠南拿下一块要地,以此为据点和唐军作战。”
闻听此言,薛延陀诸部兴奋的嗷嗷直叫。
之后夷男调兵遣将,抽调了七万大军准备南下漠南。
另一边,东突厥人也知道大唐和薛延陀要开战了,李思摩这个可汗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细软准备跑路。
他不光自己收拾,还让直属自己的部族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