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什么,已经晚了。
三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几乎不算距离,还没等薛延陀人反应过来,人就已经到了。
顺着探马提前打开的缺口,大军径直冲入了大营展开烧杀。
其结果母庸置疑,薛延陀人毫无反抗之力。
而大度设在判断出局势不对之后,就已经提前带着亲卫逃走了,算是逃过一劫。
剩下的人不是被杀,就是四散而逃,三万大军就这样崩溃。
唐突联军冲杀了大半夜,直到东方亮起才收兵回来。
清点人数发现竟无一阵亡,多是轻伤,少数几个重伤还是从马上摔所致。
李绩亲自率众到门口迎接,并当场许诺会为众人请功。
李承乾在后面看着这一切,心中对李绩更是佩服。
这用兵手法朴实无华,可正因为朴实才更显出他用兵的高超之处。
利用对方的麻痹大意发起进攻,一举击溃敌方三万大军。
严重挫伤了薛延陀人的士气,反过来大唐一方的士气更加高涨。
突厥人也树立起了信心,薛延陀人也不过如此,总之从上到下都对这一仗充满了信心。
……
另一边,大度设并没有直接逃回青山和夷男会和,如果就带着这几个人回去,自己这条命难保。
薛延陀内部采取的是部族制度,每个部族都有首领,部族的人数决定了首领的话语权。
大度设部族的精锐就在这三万人里面,如果全部失去,他也就失去了在薛延陀的一切。
所以他就在回漠北的必经之路上扎营聚拢溃兵,一日间的功夫聚拢了七千余人。
只是这些人哪还有一点军人的样子,马丢了,弓箭兵器也不全,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看着眼前这狼狈不堪的七千多人,大度设心中既是惶恐又是懊悔。
为什么自己就想不到李绩会发起夜袭呢?为什么自己就不更加重视,然后提前采取措施呢?
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他只能吞下这个苦果。
眼见聚拢不到多少溃兵,大度设才带着残补灰熘熘的回道了青山。
夷男得知他兵败的消息又惊又怒,但考虑到他的地位和实力,也只是惩罚了一番没有把人处死。
之后就是侦骑四出,打探唐军的情况。
同样的,唐军也派出斥候队打探薛延陀的情况。
双方的斥候,就在定襄城和青山中间的广阔地带,展开了厮杀。
唐军自然是占便宜的一方,但损失也同样不小。
李承乾每天都回去伤兵营,看望照顾受伤的士兵,此举让他很快就获得了将士们的认可和爱戴。
正如李绩所算的那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