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妙趣横生的酒筹

作者:易鹏1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中仍可见到,作用是以筹计数,后再按所得的筹的数量行酒。

另一种就比较复杂了,人不满足于筹子的原始用法,而把它变化成了一种行令的工具。筹的制法也复杂化,在用银、象牙、兽骨、竹、木等材料制成的筹子上刻写各种令约和酒约。行令时合席按顺序摇筒掣筹,再按筹中规定的令约、酒约行令饮酒。据考,唐代的《论语》酒筹是最早的—种筹令。

筹令的包容量很大,长短不拘。大型筹令动辄有八十筹,而且令中含令,令中行令。

这个面容俊俏的书生,所说的酒筹,指的就是这种筹令,一共有八十筹。

听了俊俏书生的提议,众人立即应和道:“这个好,又有意思,又省事。”

于是这俊俏书生便让底下人回去把那副筹令取了来。

当底下人拿来时,易鹏也看清了这筹令的真实面目。

原来,所谓的筹令,就是一个小小的象牙筒子,里面插着八十跟象牙筹。

俊俏书生把象牙筒子递给了那个话痨,说道:“公子先请。”

作为活跃气氛的担当,话痨当然义不容辞了,他接过象牙筒子,摇了几下,一根象牙筹从筒子里掉落了下来。

话痨有些得意的看着众人,说道:“我看看是哪个倒霉鬼要先喝酒了。”

说罢,他仔细一看象牙筹上写着的内容,看完之后,面色一变,大呼小叫道:“哎呀,不好不好,杨兄弟,你这是在坑害我啊,这一次不算数,不算数。”

众人听了这话,知道他掣到了一根不好的筹令,连忙凑过去观看筹令上的内容,易鹏也好奇的凑过去一看,便见筹令上面写道:“二吾尤不足,”这一句出自《论语》,原句为: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

在这句话的下面,还刻有一行小字,写道:“掣此签者,自饮三杯。”

那英俊书生看了之后,大笑道:“好一个‘二吾尤不足’,自然是要吃三杯酒了。”

二吾尤不足,在《论语》中的意思,是“现在抽十分之二的税收,我还觉得不够呢”,而在这里,指的是“喝两杯还不够,要喝三杯!”

古代酒席上的筹令,真真生动有趣,把四书五经中的句子,用来在酒席中娱乐,既显得高雅,又有趣味,易鹏顿时觉得很有意思。

二吾尤不足,那就喝三杯好了,哈哈。

众人也劝那话痨道:“这幅筹令,这一句真是传神有趣,公子不可不赏三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