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山脉以南雨水越来越多,气候也变得更加温暖,冬季寒冷也下降了许多。
但在长垣山脉以北,冬季寒冷,而且变得有些干旱,不过因为辽东道的那一道山脉挡住了千岛海域的雨水,北方地区还能作为产粮地。”
“但是,明帝国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狄风说道。
“根据气象结构,明帝国位于内部,北方是数千公里的陆地,东部是帝国,西部也是相隔数千公里才有海阳,而南方,同样是如此。
这样一个内陆帝国,因为水汽流通缺少,土地变得不那么肥沃,变得有些像是半干旱地区,只有一些河流湖泊覆盖地区才是产粮地。”
正因为土地变化,明帝国人口增加,而且最近还吞并了两个小国,内部粮食越来越少。
在今年年初,明帝国数个行省发生了大干旱,还有伴随而起的蝗灾,波及了至少四千万的人口。
“因为干旱和蝗灾,导致明帝国四千万人饥饿,再加上原本的社会结构,很轻松就引起了一阵的起义。
现在明帝国出动了十多万人镇压叛乱,但因为发生叛乱的那些地区有着一些武器制造厂,那些工人们看着农民起义,于是也跟着起义了。
这样一来,工人们能够自己生产出各种武器,因此拿起枪械的军队对起义军形成不了绝对压制,现在已经变成了持久战。
而趁着这个机会,在明帝国这些年吞并的两个小国地区重新发生叛乱,那里也有着一千多万人的人口,现在两个王国参与贵族找到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王室,打起来了复国旗号。
这样一来,在明帝国北部和西部地区,还有中部都在打仗。
而且因为发生干旱地区都是明帝国的产粮地,如今颗粒无收还有叛乱,现任的明帝国皇帝有他的头疼了。”
狄风说到这里,也有些偷笑。
“明帝国发展的确是势力大增,这些年总人口已经突破到了一亿三千万左右的人口。
但因为统治阶级就是地主,工厂主,贵族,文人,军事将领。现在明帝国除非是杀个几百万人,要不然这一场叛乱是止不住了。
不仅如此,因为粮食不足,在他们北方几个行省有些不好过。
再更北方边境的几个小国家看情况也有些蠢蠢欲动,如果不是现在帝国需要对内发展,不易开启和同等帝国的战争,而且帝国也没有能力一次性消灭明帝国,要不然怎么说也要趁此机会打一场。
而且我们不行动,在更西边的那两个和明帝国作为对手的帝国也准备扩张势力了。
而且,在明帝国南部,趁着混乱,那些大贵族正在勾结地方势力进行土地兼并。”
“如果这一场起义和叛乱能够持续一年以上,北方几个小国家,还有明帝国南部的那几个小国家就会对明帝国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