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国志曹操传冲突,前者所载父嵩先死后伐。后者所载,先伐,后死,无法互相佐证,不取。
《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
——后汉书*应邵传。
后汉书自相矛盾,其一与三国志相同,两史相同可佐证曹操是先屠,后父死,又以为父报仇再屠,详见拔襄贲,所过多屠戮。
《希望所有曹粉理性客观的看待事情,功是功,过是过,无需混为一谈,正视功劳亦需直视过错。》
《至于那些说屠城站在曹操角度是应该的,别拿现代人角度看古代等等这类言论,我只想说,是非对错并不是看对应立场的。》
《a强壮,把你打趴下,当着b面qj了b女友,站在a角度他是爽的,是获利的,但不代表这事是对的。》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这也是整个曹操屠徐州的过程,有兴趣的可以多加探讨,。
ps,这个想了解的可以留言讨论。
这边作者对这段历史还是比较清楚的!叶海旺公正的看待曹操,一是一二是二,没必要颠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