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以百年为单位的长寿植物,哪怕年份差了一年,都可能是毒药和补药的巨大差别。而新鲜度的话,除了极小的一部分特殊药方,一般来说一株药“死”了一天或是‘死’了一年,药性的差别并不会很大,只会影响药效的强弱——当然了,这是在药的保存方法适宜、药材没有质变的前提下。
如果没有按照药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对药性的影响也是极大的。而保存的方法,一般来说则是根据药材“死”前的生长环境来判断。
简单来讲,保存死药的最好方法,就是要让药材尽可能地贴近“死”前的坏境。
例如,一般的土生植物,最好存在在木制容器中,水生药材,最好存放在玉制容器中,虫类药一般最好是活抓,养于泥罐或者笼中,人工喂养。实在不便保存的死药虫,则最好存放在皮制的囊袋中。
容器的种类也有讲究,比如,喜阳的药材,改好采用同样喜阳的植物所制的木盒存放,喜阴的药材,最好采用同样喜阴的植物所制的木盒存放,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药性。
除了按药的特性来选择容器以外,还有一种百搭的容器材质——檀木。品质越高的檀木,能够装盛的药也越高级,所以,一些罕见的药材在找不到最合适的容器之前,大都会被保存在黑紫檀木盒中。
当然了,也并不是找到适合的容器就能一劳永逸了,大多数药材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从存放处取出来整理一次,或是晒太阳,成是泡水,或是单纯通风透气之类。通常来说,越是顶级的药材,处理方法也就越复杂。
“这些我们后期再讲。”秦疑顿了顿,缓了口气,“前面说的这些你可记住了?”
阡陌迟疑地点点头,整理了下刚接到的令人发晕的信息。
秦疑并未太在意阡陌语气中的不确定,有着同样从零开始学习药理知识经验的他,很清楚自己刚才讲授的东西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信息量到底有多大。知识虽然繁琐,但只要回去之后下功夫多回想两遍,再结合后面的实践,很快就能掌握到其中的规律。
“好,下面我们来认药。”
秦疑伸手指向这满院的药材道:“这些是我短时间内能够找到的七百四十二种常见药材,按照属种分为十二大类,六十小类,今天我先带着你快速认识一遍,留个印象,明天开始再分类别一样一样详细教你。”
秦疑带着阡陌走到最靠里的那排药材,介绍道:“从里到外,共分为水生类、蕨类,根茎类、多叶类、果实类五种,其中,根茎类和多叶类下面的小类最多,占了整个药材界的六成多,蕨类最少,只占一成左右。按照我放的顺序,我们先看水生类。”
第一遍讲述极快,秦疑只大概介绍了这六十个小类的药材的分类依据和外貌特性,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说,只着重挑了几颗外型十分相似但功能相差甚远的药材比较了一下,然后看了看天色,示意阡陌今天的讲授暂时到这,可以去学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