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往上堆。
难以想象,两个带有强迫症的极简主义者竟然能生出这么个不修边幅、随心所欲的儿子。
“你屋这么乱,你爸妈能忍?”
“这是我的私人空间,他们无权干涉。”
温良振振有词。
胡杨对此并不怀疑,以他爸妈的风格,很像是会尊重子女隐私的父母。
他在书架前驻足,这小子是真喜欢游戏,书架上的书有一半都跟游戏相关,就连小说也是游戏题材的。
“这能看吗?”
他找到一本相册。
温良点点头:“可以,都是我大学以前的靓照。”
胡杨翻开相册,第一张就是一丝不挂的出浴图。
开幕雷击。
“我两岁时候拍的,行了,看一眼就可以了。”
温良强制翻页。
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小胖娃到帅小伙,这本相册就是温良的成长史。
“这张拍的什么?”
胡杨忽然翻到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照片里,半大的温良一身传统戏服,花脸扮相,正在舞台上卖力表演。
“啊,这个啊,这是我学戏曲时的照片。”
“你还学过戏曲?”
“家学渊源,我妈非逼我学。”
温良叹口气,说起老许家的前世今生。
许家本是梨园世家,清末因战乱辗转至湘南。
那时湘南有一种本土的戏曲十分流行,叫“三小戏”,许家的老祖宗便入乡随俗,结合京剧的理念对三小戏进行了改良与创作,发展角色,确立声腔,帮助这个剧种走向成熟。
进入近现代,三小戏有了个更加响亮的名字——花鼓戏,而许家,则是湘南花鼓戏的文化传承世家。
到了温良的上一辈,家里唯一的男丁许耀文对传统戏曲不感兴趣,父母逼他练童子功,逼他唱念做打,他就偷偷听刘文正和邓丽君。
为免手艺失传,温良的爷爷只能打破“传男不传女”的家规,放弃“不成材”的许耀文,转而培养温良的母亲,也就是许文娟。
八十年代初,不成材的许耀文跟亲戚去了深城,站在风口的他抓住机会,很是发了一笔财。
再后来,许耀文锦衣还乡,重拾音乐梦,在常沙开了当地第一家live house,取名为星火,希望以星火之势,为每一位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助燃。
许文娟则继承了老祖宗的技艺,成了湘南有名的花鼓戏非遗传承人。
听完温良的讲述,胡杨颇有些刮目相看:“所以你——”
“我不会。”温良果断摇头,“我只学了点皮毛。”
“那你们老许家的传承岂不是要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