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姑娘解惑。”
院长感慨万千,又忍不住佩服道,“姑娘,你是怎么想到这两个答案的?”
“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楚清芷暗暗道,她几百年的智慧,不是开玩笑的。
院长自我做心理建设,肯定是自己太故步自封了,这位姑娘思维比较活跃开放,反而领略了其中的真意,“姑娘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楚清芷谦虚道,“院长过誉了。”
院长暗暗道,这道题目就算是误打误撞,那姑娘的学识和才华也不可小觑,“姑娘,不知道你来书院是为什么?”
楚清芷回头指了指两个小的,“我带弟弟们来报名。”
“报名啊,我马上安排。”院长给楚旭沅和楚旭尧招手,“你们过来。”
楚旭沅和楚旭尧没有动,而是看向楚清芷。
楚清芷给两人招手,两个孩子这才跑过来,这让院长一阵侧目。
家里的男孩儿一般都比较调皮捣蛋,不大可能听姐姐的话,这对兄弟倒好,唯姐姐是听。
楚清芷向兄弟俩介绍道,“他是院长,问好。”
兄弟俩齐齐道,“院长好,晚辈楚旭沅(楚旭尧)。”
众学子看着即将入门的小师弟,纷纷暗道,好听话,好乖的孩子。
院长打量着兄弟俩,一个九岁,一个七岁,都是读书的最佳年龄,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姐姐,弟弟自然也不差。
于是院长起了考较之心,“你们学过诗句吗?”
兄弟俩一起点头。
院长满意地点点头,“那你们吟诵一首听听。”
楚旭沅低咳一声,开口,童声清脆,“这种诗的诗名叫“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意思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众人听后,纷纷愣在原地,胸腔一股激动回荡,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许多无言。
院长慢慢收起震惊的表情,细声问,“旭沅,你吟诵的这首诗是谁写的?”
楚旭沅回头崇拜地看着楚清芷,“我五姐啊。”
院长看楚清芷犹如看到了诗神下凡,“姑娘,你还会作诗?”
这是一个朝廷局面动荡,大家争权夺利,很少有人静下心做学问的时代,古诗词匮乏,已经许多年没出过这种卓绝的诗句了。
总不能说自己是剽窃.....楚清芷坦然地接受了院长佩服的目光,“写着玩儿的。”
院长压抑着激动地问道,“姑娘还做了其他诗句吗?”
楚清芷轻轻拍了一下楚旭尧的肩膀,“你来念一首。”
楚旭尧有些腼腆,在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