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近两年时间,新军在源源不断的军费硬砸下,扩编至四万,其中一人万是装备燧发枪的火器营。
另外有一万骑兵,两万步兵。
这四万新军,加上辽东的十万边军,苏寻要让康熙小儿知道痛。
同时苏寻也要借助这次战争赢得天下人信服,然后顺势黄袍加身,让傀儡朱由检下旨禅让,取而代之。
他这次走得很急,只带了邀月和怜星,至于小龙女,木婉清则和王语嫣一起暂时留在曼陀山庄。
“邀月,将这封信送到满清平西王吴三桂手中。”苏寻教给邀月一封信。
在原时空吴三桂就反了,虽然现在历史早已面目全非,但还是可以参考的,吴三桂是汉人,又割据云南手握重兵,康熙迟早会撤蕃,所以吴三桂不想束手等死的话,还是会反。
苏寻想联合吴三桂给满清来个里外夹击,一举将康熙赶回老家去。
……………
同一时间,满清朝堂上。
年轻的玄烨高坐龙椅。
“陛下,如今辽东动兵,需防范三藩妄动。”一名大臣出列说道。
玄烨说道:“众卿有何良策?”
他是不想现在打辽东的,因为他自认为还没有到最佳时机。
但没办法,国内太乱了,鳌拜钢死,他刚掌权,三藩未撤,反清的势力动不动叛乱,刺杀,人心惶惶。
而且灾祸不断,国库亏空,流民四起,国内的矛盾太尖锐了,必须要一场外战来将国内压力转移出去。
如果赢了,那么进大明烧杀劫掠的银子就能缓解国内的危机,如果输了……这不可能输,明军都是垃圾。
他感觉自己最幸运的就是旁边还有大明那么一个弱鸡的国家,这就相当于是他们大清的宝库,粮仓啊。
缺人了就去抢人,缺钱了就去抢钱,缺粮了就去抢粮。
至于大明百姓是死是活,等他占了大明,那些成为他的百姓再说吧。
“皇上,三藩中平西王吴三桂势力最大,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都是以其为首,我看不如将建宁公主下嫁平西王之子吴应熊,方可暂安其心。”户部尚书出列提了个意见。
其他人都觉得这建议没毛病。
康熙沉吟:“拟旨,平西王镇守云南有功,其子吴应熊赐婚建宁公主,着鹿鼎公韦小宝送建宁前往云南。”
他已经知道了建宁不是他妹妹,而是假扮太后的毛东珠的女儿,之所以没对外宣扬是为了保存皇家颜面。
现在能把建宁这个非皇家血脉废物利用,那么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随后,康熙意气风发的说道:
“传旨前线,告诉年羹尧,朕只给他三个月,在三个月内朕要听见我大清铁骑踏破辽东的捷报!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