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商税?
这样子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征税,最终不会是得不偿失吧?”
郑善果这个问题,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
征税是有成本的。
如果收入和成本不成比例,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总不能朝廷每年花费十万贯的成本去征收商税,结果之征收回来九万贯。
那还征什么税?
“伴随着大唐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商税必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今年第一年设立,我觉得一百万贯是没有问题的。
以后的话,商税甚至可以超越农税,成为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
李承宗的这个商税,显然是把工业企业的税收和商业贸易的税收都包括进去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比不上农业税,那他对大唐的改革,注定就是失败的。
“大郎!你想要设立国税总局,朕可以容易!但是前提就是今年必须要征收一百万贯以上的商税,并且还不能给朝廷惹出乱子出来。”
听到一个商税设立可以给朝廷增收一百万贯,李渊果断的选择了同意。
一百万贯啊。
可以做多少事情啊。
“阿翁您放心,这要是征收不到一百万贯,不够的部分,孙儿给民部补上去!”
有李承宗这话,在场的人自然就都不会反对了。
虽然这不是正式的朝廷决议,但是商税的事情,基本上就算是定下来了。
……
大唐税务总局!
这个招牌,很快就在太原郡王府旁边的一个院子门口挂了起来。
李承宗亲自担任税务总局局长。
借着这个机会,渭水书院有不少学员也被抽调到了税务总局担任胥吏或者是九品官员。
特别是算学系的学员,几乎一下子就少了一半。
不过这些学员一点都不伤心。
相反的,他们要开心死了。
税务总局虽然是一个新设的机构,但是那也是朝廷的正式机构。
进入到税务总局之后,大家就是正式的朝廷官员了。
哪怕只是九品的芝麻官,那也是官啊。
他们很多人的出身都不好,原本是一辈子都没有希望当官的。
现在却是连书院的三年学习都没有结束,就直接成为朝廷命官了。
这能不开心吗?
而从渭水新城各个作坊抽调的一些账房或者伙计,他们的喜悦就更加难以言表了。
从来没有想过,在作坊里头干活,还能干成大唐的官员?
此时此刻,李承宗就是让他们去死,都会有一大帮人心甘情愿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