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

作者:釜中囚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百姓又被挑起心中恨意,他们大声哭喊:

“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是这些狗官,就是他们…就是他们害了我等家人!”

刘襄退到一边,挥手下令:“行刑。”

二十三颗脑袋,被一颗一颗的剁下来。每砍一个,百姓就大喊一阵:

“杀得好。”

“痛快。”

“大仇得报,可以瞑目矣。”

行刑完毕,宿卫将人头和尸体踢下高台,又获得一阵喝彩。

刘襄看着彻底发泄了一番情绪,虽然有些疲惫,但神情已经不像原来那样麻木的百姓,高声说道:“愿听谕令,来此观刑之人,每人发粟米一斗,以示奖励。”

听到发米粮,这些百姓可就来精神了,一斗粟米不多,但省一省,也够一家人吃个五六天了,而且还是每人发一斗,能坚持不少日子了。在这个饥荒的年月,一斗米粮真的能救命,家里的闺女还卖不上一斗米呢。

怕刘襄反悔,他们赶紧道谢:“多谢将军。”

“将军仁德。”

这些百姓恨劫掠他们的人吗?肯定是恨的。

有多少人是为了仇恨前来观刑,就要打个问号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更像是出来觅食,顺路看个热闹,然后被人头和兵卒吓住,不敢逃跑了。

刘襄觉得,自己猜到了真相。

刚到刑场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对,北新城是他没有大兵临城,也没有在乡野鼓动百姓,就破了个拙劣的诈降之计,顺手拿下的城池。他在北新城百姓心中,既无威望也无恩义,确实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所以,就有了效仿徙木立信的心思,早就派人去运粮食了。

刑场的百姓不足三千人,两百多石粮食而已,为何不试一试呢?

砍头的时候,六辆辎车,三百石粮食就已经运到了。一声令下,组织百姓分成六队,开始分粮。

一斗粟米换算到现代,也就六斤重,到是不用发愁百姓带不走的问题。

刘襄站在台上,看着这些百姓在一堆人头的边上,开心的分粮食,颇有一种荒唐感。这也就是农历八月底,天冷了,蚊蝇稀少,否则,必定爆发瘟疫。

战乱、饥荒、瘟疫,末世三元素就凑齐了。

抛开心中感叹,他对着正在分粮的百姓,高声说道:“缺粮的百姓,可来县城做工,安平军招募兵卒、民夫,老弱妇孺也可以来,总会有你们一口吃的。

吾名刘襄,安平将军,跟着我,有饭吃。”

“将军仁德。”

这次,真心了不少。

分完粮食,便有百姓来应募,书吏登记姓名,分类安置。

其余百姓就四散归家了,刘襄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也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