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王海生直摇头。
事情的起因是蔡师母给他打电话,想要安排两个贫困生到美邻小屋打工,这对王海生来说当然不算事。
不过也因此,让他有了捐款的念头,
一是捐款之后,可以获得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扶持,
他毕竟还没毕业可以操作。
这个扶持的力度也不算大,
关键是能在大学城里弄家店面,这就很不错了。
如果他给蔡师母所在的学院也捐款,也能租一间稍微小点的店面,两家店面一东一西,都可以优惠出租。
条件是可以安排贫困生打工赚钱。
二是捐款之后,王海生能获得荣誉。
王海生哪怕不看重,但美邻小屋只要在大学城开下去,这个荣誉就很重要,是天然的宣传器啊!
三是捐款能免税,王海生咨询了杨柳,还找了杨柳的同事,一位资深的律师询问过,确定可以免税。
所以他就动了真的心思,就给殷老师打了电话。
“老师,”王海生道,“如果开学捐款,咱们那个扶持的事情能谈妥吗?院里有没有个明确的意思?”
“如果你捐一千万,一切都没问题,现在就可以给你,毕竟你现在还没毕业,五家店也身价千万。”殷老师道,“如果是五百万以下,只能让你以正常的途径获得一间店铺。”
“一千万啊!”王海生干巴巴的说道。
一千万可不是小数目,就这么捐出去不心疼啊?
“明年就是咱们院搬过来的十周年,”殷老师提醒道,“到时候会有一个盛大的晚会,还会邀请荣誉校友们登台。”
“一千万是门槛?”王海生问道。
殷老师笑了笑没吭声,但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王海生算了算账,这段时间的支出,加上他要预备留给美邻小屋的钱,以及去滇南的钱,一千万还是能拿出来的。
可是他对校友登台还有荣誉其实并不在意,甚至有点反感登台,没有实际的好处,他有点不想捐。
一千万呢,何止两件店铺,更多都能买到手。
“做人,目光要放长远。”殷老师道,“一千万虽然很多,但可以让你被学校接受,可以介绍学校的资源给你,如果你不想登台也可以不去,但登台的那些人可以去见见。”
“我明白老师的意思,”王海生点头,“我先想一想吧!”
“是该多想,”殷老师点头道,“捐款,还是这么大的数字,肯定要多想才能明白,才能做出决定。”
“我还是去打个电话。”王海生起身,摸出电话打给宋美琳,但是电话还没嘟出声,他就挂点了。
一千万很多吗?
对一个亿来说也不过是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