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一种诡异的状态之中,曼妙的身姿站在泰山之巅,金色的阳光将她笼罩,她只觉自己融入了阳光之中,初时,她以为是泰山日出给她带来如此感受。
再回神,她发现,日出虽美,却也只是造物主赋予人间的又一自然美景罢了,真正带来这一变化的,还是身边之人。
不知何时,白川寻了一处青石,盘腿而坐,闭目凝神,而在他的手中,则是多了一卷竹简。
惊鲵跟在白川身旁良久,自然知道这是何物。
其名为——黄石天书。
有着天书之名,也不知道白川是从何处获得的。
此时,天书已经摊开,金色的光芒从其上释放而出,同天际初升的朝阳光芒相互交汇,而处在这两道光芒交汇处的白川,则似是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
他既像是与天地融为一体,又似从天地脱离,介于有间和无间之间。
‘向庖丁请教解牛刀法,向荀子请教天道,为的就是这一刻吗?’
惊鲵露出若有所思之状。
不,应该说,解牛刀法也好,荀子的答疑解惑也罢,都只是起辅助性的作用,早在这之前,在他的心中,就已经有了诸多感悟,所差的只有一个契机,将这些感悟凝为一体。
意识到白川身上的变化之后,惊鲵也没有心思再去欣赏泰山日出了,反正日出每天都会有,今天错过了,明天继续看就是。
她悄然握紧手中的剑,一如以往那般,守候在白川身旁,替他护起了道。
时间,如水流逝,一直等到日上中天,正午时分,白川方才有了动作,从那疑似悟道的状态之中醒转过来,他收起天书,缓缓的站起身子。
看起来,他和过往似乎没有任何区别,但惊鲵仔细去感知,却又发现白川身上多了些许不同,然而真要她去说哪里不一样了,她又说不清楚。
但她知道,白川的境界肯定是有所突破,突破到了一个难以揣测的境地之中。
“辛苦你了!”
在惊鲵暗自猜测白川变化之时,白川已经走到了她的身前,轻声开口。
惊鲵回过神来,轻轻的撩了撩鬓角凌乱的发丝,柔声道:“没什么!”
白川淡淡一笑,对于惊鲵为其护道一事,他看在眼里,虽说就算没有惊鲵护道,以他而今的实力,等闲之人也休想惊扰到他,但重要的是惊鲵这份心意。
他悄然的握住惊鲵的手掌,脑袋凑到惊鲵的耳旁,低沉的声音传入惊鲵耳中,“回去之后,就不要再参与影密卫的任务,搬到我家里来吧!”
这算是给了惊鲵一个交代。
惊鲵闻言身子不由一僵,旋即面上露出了几缕羞红之意。
……
孟子曾说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