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潜流暗涌

作者:青衫取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常接班,他就得想尽一切办法打压秦王。

如果他真的宽仁,又为秦王求情,那他不如干脆更进一步主动让出太子之位,那样也就没有之后玄武门之变的剧情了。

他确实只想要保住太子之位,但当时的局势,保住太子之位就意味着他必须弄死秦王。

秦王只要还活着一天,哪怕没有任何官职,对他也仍旧是巨大的威胁;反之,太子的位置一旦被废,那么他就对秦王不再有任何威胁。

这种优劣对比,并非因为双方的出身、地位,而仅仅是因为双方硬实力的巨大差距。

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但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问题隐藏在暗处。

那就是齐王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齐王一心力保太子之位,多次劝太子先下手为强诛杀秦王,太子不允。」

后一句从事实上来看没什么问题,在太子和齐王的联盟中,齐王确实是比较活跃的那一个,也确实多次劝说太子诛杀秦王。

太子不允,可能是因为他觉得成功率不高,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但抛开动机谈结果,这么说也没什么大问题。

这句话的坑,其实是在前一句。

「齐王一心力保太子之位。」

这句话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因为齐王帮助太子对付秦王。但问题在于,齐王最终的目标却并不是保住太子,而是谋求自己上位。

因为齐王是父子几人之中,最为了解秦王的人。

自从梁朝建立以来,梁高祖和太子一直都是坐镇后方,太子倒是有几次领兵打仗的经历,但要么是打必胜之仗去摘桃子,要么就是打得很不怎么样。

所以,太子和梁高祖,对于打仗这种事情,是很不了解的。

尤其是梁高祖,他看着前方传过来的一封封捷报,看着自家二儿子如此的百战百胜,自然会觉得,打仗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而一旦秦王打突厥时没有取得什么决定性的大胜,突厥还在继续犯边,梁高祖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秦王有养寇自重的嫌疑。

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认为梁高祖和太子对于秦王在战场上有多可怕,压根没有直观的认识。

他们呈现出一种:既轻视秦王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又为秦王在战场上获得的巨大权势而担忧的矛盾心理。

但齐王就不同了。

梁太祖出于种种考虑,多次让齐王跟随秦王出兵。而在这个过程中,齐王可是见过秦王虎牢关之战一战擒双王、五陇坂单骑喝退突厥人的。

这些齐王想都不敢想的神仙操作,秦王不止一次地打出来,而且还全都成功了。

所以,齐王与太子联合之后,才非常积极地希望太子尽快肉体消灭秦王。

因为他知道,一旦事情拖延下去,让秦王先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