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陈实庵的话意思是,是因为自己作为表率,可能是那样的人,才影响到刘丰载?
这简直就是荒谬。
但再怎么荒谬,也架不住有的人是真信啊。
人都是善于联想的,陈实庵只是夸大了比例,哪怕只是有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的的人信了他可能,他的名声,就要彻底臭掉了。
“帝后,臣自觉能力低微,请辞京都学院院长之位。”
虽然几欲吐血,但能够做到京都学院院长的位置上,他也不是傻子。
在心中悲愤之下,他还是做出了如今最正确的选择。
如今的风语文章,才卖了三百万份,还不到影响整个天下的地步,如果他如今辞官,还算得上是退位让贤,有自知之明。
如果等到天下皆知此事,他再被逼着从京都学院的院长之位下来,那可就难看了。
“爱卿。”
珠帘之后的帝后也一时无言,不止她,在场所有人都能理解京都学院院长。
能站在京都朝堂之上,已然算是跻身大庆的权力中心了。
他们这些人的追求,已经不只是物质上的回报了。
尤其是国子监一系的文人,清贵清贵,说实在点就是地位高影响力大但是没有实权。
连权力都不要了,他们要什么。
要名声,要教化之名,要为天下师,要哪怕身故,日后亦能够名垂青史。
而风语文章,只需一日,就能让京都学院院长一生积攒的名声全部付诸东流。
亦或者,如东岛战事和九州少年两篇风语文章一般,让人一日之间,名动天下。
更夸张点说,风语文章甚至于能够决定一个人,是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
“想让谁遗臭万年,就让谁遗臭万年。
想让谁名动天下,就让谁名动天下。
这风语报....”
在场百官,皆是心中一凛,心中给陈实庵打上了一个决不能招惹的标签。
端坐太和殿上的两位至尊目光交错,即便是希望周师上任京都学院院长的广旭帝,心中都有些沉重。
可对百官恩威并施,这本该是他们的权力。
但如今,陈实庵也能做到这一点。
他们的感觉,就好像今日朝堂之事一样、
一切照实而说,会不会有人能理解云海彼端的新术威胁,觉得可以理解呢。
部分人可以理解避而不战,但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接受,因为大庆乃九州之主,九州自古乃是上国,岂有上国服软的道理?
这是大国子民的骄傲感。
常人能不能理解刘丰载去舞棍弄枪呢?
所有人男人都可以理解,但发生在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