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不了某个东西,这就是门槛之所在。
但一旦你跨过这个门槛,至少那前一段路对你来说,会前进的很快。
如果这段路还是平路而非楼梯,那就更好走了。
“而我之新灵文,就是要继续降低这个门槛,让新灵文师,可以用十字,乃至百字才能容纳一转修为的理解就能凝聚成型第一个灵文。
只要能踏入这个门槛,就可以开始行路。
到时候,无论是新灵文小说,还是新灵文诗词,乃至新灵文的锦绣文章,新灵文微言大义,都是可供选择的。
这一点,我已经有了腹稿。
我们且说这小说。”
陈实庵再饮一杯酒,缓声道:“通俗小说为何被人看不起,就是因为他口头话了雅文,虽然其中还是有大量雅文的存在,所以勉强被人承认。
可他其中更多的,是口头话的雅文,雅文之意浅薄,往往数字乃至十字才能有一转修为,依据真正的雅文勉强成型。
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误人子弟。
但对我之新灵文来将,并不算什么,我新灵文入门之门槛,甚至要做到十字百字才能有一转之修为,那些雅文才是我新灵文所不需要的。
即便是新灵文,微言大义和锦绣文章都是极难的,这新灵文小说,才是对标八股文的与门槛平齐的路。”
“实庵兄就这么自信,自己的新灵文,能谱写微言大义与锦绣文章?”
钱逸古再度为陈实庵满上酒,笑意盈盈:“通俗小说之中,也有些经典,但却从未有人用这种口头话的雅文写出微言大义锦绣文章。
依实庵兄的说法,新灵文可是比口头话的雅文更加简易。”
“微言大义,本就是大道至简,凭什么简易的文字就写不出微言大义?”
陈实庵摇了摇头,而后继续劝说刘寿彭道:“新灵文若有体系,新灵文小说必为第一块敲门砖。
是新灵文推广的基础。
寿彭兄,请助我一臂之力。”
“实庵兄,与其说寿彭不愿,不如说是寿彭实在是能力有限,担不起这份责任,而又有别的东西,需要寿彭去守着。”
刘寿彭面上的苦笑之意更浓了。
“天下所有灵文师都知道,微言大义,锦绣文章,诗词小说,除了开创者与彻底明悟其中精义之人外,所有人复刻他们的人,灵文品质都会下降一品。
以我的天资,我即便按照实庵兄所设想的新灵文,写出新灵文小说,也至多有把握写出中品的品质。
到时候,我的新灵文小说,只能让绝大部分人拥有下品的品质的灵文罢了。
八股文之优势便在此处,作为圣人经义的剖析,虽然上限锁死,但只要能够做到开题上佳,至少能做到中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