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命的办法拖住了自己的主力之后,再遣精锐从后面偷袭,才一举胜了自己的大军。
多铎越想便越觉得自己的推断正确,可如果这些都是李自成计策的话。那么提前派出一队人马埋伏在必经之路上,似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多铎思虑再三,也觉得前面说不准真的会有埋伏,在加上之前他自己也有些类似华容道的预感,更觉踌躇。
众将士自然不明白多铎为何在此发楞,又等了片刻,就见多铎牙一咬,挥手道:“走小路!”
多铎想的是,即便李自成真的会设下什么埋伏,也必定会在大路上作文章。李自成又不是诸葛亮,晓得什么神机妙算?
再说刚才哨探说这小路上岔路极多,李自成即便是想设下伏兵,却又知道我走的哪一条小路?
自己的人马宁可辛苦些,多走些道路,也还是安全为上。
众将士不知道多铎犯的什么病,放着好好的大道不走,偏偏要走这山路小道,不过主帅既然下了令,想必也有其谋算,于是只得依令行事。
这条小路是崤山的余脉,开始时还是缓坡,到后来山势陡峭,山路越发的难行。而后面的追兵穷追不舍。多铎又不敢叫队伍停下休息,清军士卒自是苦不堪言。
正行走间,前面突然闪出一片开阔地来。开阔地的前面是通往陕州的小路,而在开阔地的右前方,却沿着山势长了一片密松林。
这片松林又黑又密,在夜幕之下更觉幽深可怖。松林的背后隐约有一条小路,顺着山势曲折向上,看样子是通向崤山的深处。
多铎望着这片松林,心中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这倒是一个设伏的好地方”
他们所在这个地方是一个标准的葫芦口,进出都是小路,可谓进得容易出去难,而前方的那片松林看似不大,可黑夜之中藏上几千人却是轻而易举之事。
而且那松林沿山势而生,居高临下,颇有地利之势。即便战事不利,后面还有一条小路可以退回到崤山中,如果有人真想埋伏在里面,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当真的一处险要之所。
多铎闪念之后,却也被自己这个想法给逗乐了,今日大败,看什么都疑神疑鬼。我不是那曹操,李自成更不是那诸葛亮。怎么看到一个普通的松林就疑神疑鬼,担心里面会有埋伏?
这时再转头看看左右诸将,只见周围的这些将官都勒着缰绳喘气。经过一夜的亡命奔波,虽然只是骑马,但腰腿用力,体力也是消耗不少。此时见多铎停下,都跟着抓紧休息,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片松林的险要。
多铎见了诸将的表现,暗自叹息。可惜身边终究缺少了一个能处处提点自己的谋士,现在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劳心。为帅者的不易,着实不与外人道也。
为什么身为王爷,总要称孤道寡,就是因为身边一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啊!
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