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总督指的是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其实这些地方现在还都在大顺军李自成的控制之下。
这个加职是马士英想出来的,也是想着吴三桂和李自成有死仇。这样把李自成的地盘先封给吴三桂,大概让吴三桂能奋起余勇,早日讨伐大顺逆贼。
其实这和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也是一个道理。
当然,这完全是弘光朝廷的一厢情愿了。吴三桂又不傻,相反他比谁都要奸诈些。和李自成有仇不假,不过让他拼着老底去打大顺军,他才不会去干这种傻事。
至此吴三桂在山西励精图治,巩固四边,收拾赋税。俨然成了山西的土皇帝一般。至于打仗,爱谁打谁打,反正他是不打的。
这一下熊元霸却尴尬了,他本来是奔着打仗去的。结果大老远的跟着吴三桂跑了一趟山西,却没捞到什么像模像样的战斗,所得经验可谓寥寥无几。
吴三桂见过熊元霸在战场上的威风,知道这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武将,又和潼关的那些大侠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所以他对待熊元霸倒是恩宠备至。
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基本上当年曹操怎么对待关羽的,吴三桂就怎么拿来对待熊元霸。
可熊元霸所图的又不是这些,他没事就撺掇吴三桂,试探着让他重新归降清廷。他好可以除奸杀人,按照游戏的设定,干掉吴三桂赚取经验值。
然而也不知道吴三桂是看破了熊元霸的打算,还是真心知耻后勇。居然一副大明忠臣的模样,实在问得急了,反而把熊元霸教训了一顿,义正言辞道:
“我吴三桂借兵平寇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闯贼与建虏两败俱伤。我这驱虎吞狼之计总算大获成功。如果再留了辫子,可就是对祖宗的不敬了。”
“熊将军你们在潼关城杀得鞑子大败,我吴三桂是真心敬服的。我也不知你是假意试探,还是真心如此。”
“只是这投虏之事,就不要再提了。我吴三桂此生若再降虏,有如此箭!”
说着,竟抄起一支弓箭,折为两半。来了一个折箭立誓。
熊元霸这个郁闷啊,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居然被千古第一大汉奸进行了一番爱国主义教育,这可都叫什么事儿啊。
他在山西待着无聊,眼看着没有什么任务可做,于是就想返回潼关。
此时跟他一起投奔吴三桂的马宝和夏国相已经受到了吴三桂的重用,但马宝心中始终惦记着自己的族兄马世耀。
他叛了大顺归降吴三桂的事情,恐怕族兄马世耀还不知情,也是要给他送一封信的。
可是马宝身居要职,无暇分身。便拜托马世耀四大家臣中的老三马寿一起跟着熊元霸回潼关送平安家信。
马寿一直在熊元霸身边照顾,也算是得心应手。于是他二人辞别了吴三桂,一同赶往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