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都是响当当的精品牌子

作者:帝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来盖鱼池子,就把我拉回来一起帮着盖上了。”

“我这么说没问题,你那些小伙伴不会告密吧?”

“我爸才不会和那些小屁孩多说话呢。”

岳东笑了,又瘦又小跟猴似的,还说别人是小屁孩。

“行,你放心吧。”

“谢谢叔叔!”

“我和你哥的岁数差不多,叫哥就行了。”

“那不行,我爸说过,只要是上了班的不怎么熟悉的,看上去岁数再小也得叫叔叔阿姨,那是一种尊重。叔叔找我爸有什么事?我可以转告吗?”

“这事只能和你爸说,你听不明白。也不怎么着急,等过几天再说吧。”

事情解决了,也不知道老钟具体什么时间回来,岳东觉得没必要留在这里了,不如去郝绪娟那里看看。

开始掉雨点了,郝绪娟应该在家,正好提醒她给金鱼串种可能失败的事,再聊一聊搬到华年街的事。

郝绪娟两口子退休前都是照相馆的职工,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养鱼,退休之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形势,家里的院子又大,索性直接开始繁育金鱼出售。

在照相馆工作的时候,一个拍照,一个修版,养成了严谨的习惯,在鱼的成长过程中比较严格。

每隔10天半个月,就淘汰一批,直接送给周边的小朋友,所以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都是精品。

因为总是郝绪娟出去摆摊,面相又极其和蔼,岁数比她小一些的都称她为郝阿姨,说到从她手里买的金鱼时,都说是郝阿姨家的金鱼。

“郝阿姨家的金鱼”,“老钟金鱼”,都是本地响当当的精品牌子。

从养金鱼这个角度说起来,郝绪娟算是岳东的启蒙师傅。

岳东小的时候,是郝绪娟家里的常客,经常带着个刷洗干净的玻璃罐头瓶,去要被淘汰的小金鱼。

郝绪娟很佩服岳东的认真和勤奋。

岳东小学三年级,就学会了繁殖金鱼,只不过磕磕绊绊的,第一窝只活下来一条,第二年每窝都活几百条,第三年一窝狮子头有两千六活到三个月以上。

上初二那年的暑假前,家里孵化的小金鱼实在是太多了,占满了家里几乎所有的容器,他决定把大部分拿到市场上去卖。

青元市区逢阴历三、六、九赶大集,恰好相近的星期天是十九、廿六、初三,他就借了小推车,绑着装鱼的水桶赶了三次集。

一毛钱四条小金鱼,两万条小金鱼收入500块!

比他老爸老妈当时的月工资加起来还翻个番。

不过那是他从金鱼产卵开始,忙活了近三个月的课余时间,老爸老妈怕他耽误学业,很是不乐意。

而且那个时候的双职工家庭,都对自己家里人做小商小贩有点排斥。之后的几年,岳东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