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玩意一看就脑壳疼。
“算了,直接看正文吧!”
直接跳过封面,看向第一篇也就是关于陈灏的报道。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公寓楼里。
材料专业的博士三年级的鹿启凌看着《自然》的这个封面,眼睛闪着光芒。
“这次的数字‘10’是由金刚石的结构填充的\b!”
虽然每年《自然》十大人物的封面图片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10“,但具体样式和底纹都会融入当年的科技热点进行设计。
比如,2016年的封面图片形如涟漪,暗示当年最大的科学成果引力波的发现。
被外界评为“人工智能元年”的2017年的封面图片则融入了计算机代码的元素。
至于2018年的封面数字“10“中的“0“被处理成一个正六边形,宛如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并且整个数字“10“由2层蜂窝状的小小正六边形填涂而成,分别为红色和蓝色,两层之间又有微小的夹角,使得图像出现了重影。
点出的是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角”,也呼应了曹原的成果。
至于今年\b的数字“10”则是引入了金刚石的结构。\
金刚石结构的原型是金刚石晶体,又称钻石。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都以sp3杂化轨道与另外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构成正四面体。
从这个封面数字“10”便能看出《自然》杂志想要表达的意思。
如果说2017年是人工智能元年,那么2020年,那便是颠覆现有科技,开启第五次工业革命的元年!
而这一次,将以光子屏作为一个符号!
还没看正文,鹿启凌一番热血已经沸腾了,时隔两年,中国的学者再次登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榜首之位!
鼠标点击,仔细地翻阅着其中的内容,尤其是《自然》杂志的评语对陈灏更是推崇至极。
直接评价为:凭一己之力,推动世界进程的天才!
“陈校长太厉害了!我辈楷模,当浮一大白!”
只是鹿启凌翻了翻宿舍,自己也不喝酒,至于舍友请假回家了,对方也不喝酒。
放弃后的鹿启凌只好把饮料冰红茶从瓶子里倒在水杯中。
以茶代酒,一饮而尽。
尽管如此,鹿启凌仍然有些不尽兴,一腔的激动之情难以抒发出来。
熟练地点开知乎,果然看到了关于这次《自然》杂志发布的年度十大人物的提问。
【如何看待19日《自然》杂志发布的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榜首是光华大学的陈灏校长?】
12点过去仅仅不到一小时,就有了四十多个回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