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做好了准备,有啥可怕的。
若是征兵,朱五六家的情况按理说也和他没有关系,更无所畏惧了。
是江浙,江浙一带闹了事儿,小满、小满还在那头呢。
金老太太扒楞朱五六,“你把话说清楚了,小满咋的了?……哎呀别管咋的了,你们先进城去王爷那,把这事说清楚咯,这东西是从哪来的,都说明白。
赶紧的吧,俺家的牛车就在树根底下拴着呢,这时候别嫌弃骡子还是牛了,快些去吧。”
是,得去。
朱五六被周欢和孙佩芳左右架了起来,愣是给推上车的。
不推不行啊,他还在震惊中出不来呢。
孙佩芳扭头将家里元宝和三两安排给了喜宝带回家,自己也跟着周欢一起上了路。
这事儿到底什么情况,他们且得在路上说。
信是江浙来的,上面的字迹不知道是谁的,但落款写的是小侯爷。至于真假,只有侯府自家人才知道。
至于信上说了啥。
总结两句,无非就是灾民闹事,这都是意料之中的,只是偏偏人为的不够,还有天灾。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咱们这边干旱,南方那头已经连下了好些日的暴雨。
堤坝又冲塌了几座,乡镇都被淹没了,官兵一个接一个的往里跳,用人墙做坝,也都没了影了。
所以那头和两边请粮赈灾。
这信一共是两封,一封已经送去了燕京,一封送来了幽州。
因着怕路上会遇上倭寇,所以才用了飞鹰传书这种方式。
没错,地上躺着的那只就是江河的鹰,咱们给人家传信的鹰差点射死,耽误了这信的传递那咱就是犯了滔天大罪了。
孙佩芳不想听这些,这些和她都没有关系,那些下了水没了的士兵很惨很惨,可对她来说都是陌生人,她不认识他们,也不想听他们的事儿。
她就想知道,小满咋样,小满还活着不,小满没有被这些人抓去填河吧。
朱五六顿了顿,摇摇头。
孙佩芳急了:“你是说没有还是说不知道,哎,我算是知道认字的重要了,指着你告诉我我都得一口气背过去。”
看向另一边,怎么周欢也愣了呢。
舅母这不就是误会了。
不过也就一秒钟,她就明白过来啦。
咋就忘了呢,周欢和她弟弟心有灵犀呀,小满还有没有事儿那周欢肯定心里明镜儿的呀。
拽拽朱五六的衣裳,看着周欢脸上表情从惨白稍稍的印出了粉红,神态也缓和了不少。
这应该就是没事儿的意思。
可朱五六心里压根惦记的也不止这一件事。
他的心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