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成。
“不知道现在城里啥样,府衙大人那头收到了信儿没有,啥时候收粮。”
收还难受,不收还惦记,孙佩芳表示还不如快刀斩乱麻,赶紧把粮食拿走,被让她瞅着心烦。
“快了吧,不过,咱这粮食不能给收粮的官爷,还是得送到王爷眼前的好。”
周欢这么说也对,这东西交给谁他们都不能放心,生怕荣源县牢头卖粮的黑心案发生在他们身上。
他们既然决定多出粮食了,那就得送到可靠的人手上。
至于说辞,面对比他们日子过的更好的,地位也比他们高上很多的,就没有什么需要避讳的了。
就可以直说。
俺们有钱了,除了救济粮还想给孩子们吃点好的,就一下子买了许多。
左右他们是捐粮的,谁还会在乎这粮食是从哪来的。
这些事儿那些人不会深究的。
他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能有更多的粮食,且还不能让这头的百姓饿肚子。
“要不然,给上头再递一份折子,等请明圣上后就让百姓开荒吧,至于开荒后土地的税收,依本官看,干脆就减免一年,先让大家度过难关再说。”
此时府衙大人就坐在王彦的对面。
他举起手边的茶杯,端在了嘴边,嘴里吧嗒两下不是滋味,没等喝又放了下去。
他想问问朝廷既然也收到信了,那就不能那头拨粮吗,或者干脆从江浙周围的城镇下手。
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火呀。
等他们筹集了粮食再送过去,那是猴年马月?
府衙大人到底没敢多说一句,只委婉的蹦出几个字就已经糟了王彦的嫌弃。
小小的一个知府都想到了,李成蹊难道会想不到吗,江河难道会想不到吗,他们想不到,那圣上也想不到?
就不要在这自作聪明了,赶紧办要紧事才是正经。
王彦说道:“你来拟奏疏,有了奏疏你便能下令,也好让幽州的百姓们安心。”
“是……”
“对了,还有之前好多的难民都分配在了清门县各个村里是不是?”
“回大人,正是,当初清门县涌进来了好多人,至今为止那些人还吃的是救济粮……”
这也正是王彦想要问的,王彦斜眼瞅了坐在左侧椅子上的幽州知府。
他能一句说到点子上,也确实没有愧对这乌纱帽,于是问道:“他们今年刚刚种地,手里无粮,官府又要收粮,这一年该如何让他们安身?”
府衙大人一双眼望向了王彦,“回禀大人,这些人都是当初北面闹瘟疫的时候逃过来的,当初凤台县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黎民之苦来自天灾,也来自人祸。
这些人现在刚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