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秦国在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这些都是秦军的主力,其中大部分军士都是老秦人嫡系部队;同时,秦昭襄王还调集远在巴蜀地区的钱粮,并征集这一地区的人民负责押运粮草辎重。如此,秦军才能在赵军以逸待劳、固守不出的情况下,与其对峙三年之久。试想,加上后勤补给人员,秦军总数超过百万,在千里之外,和赵军日夜对峙,耗损巨大。如果没有秦国强大国力的支持,秦昭襄王毫无保留的信任以及秦国军民的上下齐心,这一切都是难以想象的。
时经三年之久,秦军只是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虽然从长远看来,秦军胜过赵军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如何加速这种必然的发生,就成了身居都城咸阳的那些最高决策者的头等大事。
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指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秦国君王秦昭襄王,另一个便是秦国相国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