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的展开。
上面写着一首还没完成的歌词。
林诲生看了一遍又一遍,唇畔微微扬起柔和的弧度,才珍惜的收进画册里。
升上高三新学期,童念念他们迎来了分班的通知。
在密密麻麻的人群里,童念念被赵莉思拉着混迹其中,好不容易找到几人的名字并对上班号。
童念念看到自己和林诲生还是在一个班,不过从7班被分到了2班。
“我和卷毛羊被分到一个班了。”
她听到赵莉思的声音,问道:“几班?”
赵莉思道:“3班。”随即问,“你和林诲生呢?”
童念念道:“2班。”
“哇,也是一个班?”赵莉思先为她高兴,随即又失望道:“为什么不是四个人一个班。”
童念念道:“这个应该是按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的。”
赵莉思顿时更郁闷了,说新学期要更努力,争取大学必须上一所。
事实上接下来的日子里,让赵莉思明白哪怕她不想努力都不行,高强度的学习压力逼着他们不断前进。
从7班分到2班的童念念没感到什么不习惯,只是分座位的时候没能继续和林诲生同桌。
2班和3班就在隔壁,倒是方便了四人有什么事出门就可以结伴。
开学一开始,大家对四人的成绩还存疑,以为上学期期末考的成绩属于运气,不过随着时间过去,四人的成绩始终保持并稳定上升的时,再没有人怀疑他们是运气使然。
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他们四人上了一所补习班的传言,弄得四人有一段时间常常被人问他们上是哪一所,求介绍之类的。他们说了真相,还有学生表示想加入补课小组,自然是被拒绝了。
林诲生本身的精力有限,哪里有功夫给别人补课。而且随着他们各自的成绩提升,后面从单纯的补习变成相互学习讨论小组。
他们的学习小组到后面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以他们举例,让其他学生也可以自行组学习小组,往后还要开办小组的学习会。
在这种紧凑高压的学习氛围中,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事,不同的是每天多吸收一些新知识。
陆翔不止一次感叹,如果不是身边有人陪着的话,他肯定受不了。
童念念赞同他的说法。
她想,如果不是身边有林诲生,有这些朋友在的话,她绝对走不到今天。
相比之下,现在独身在另外的城市,在新的环境里独自学习的陆经国,以及独自在音乐圈里闯荡的姜东明都显得更惨一些了。
从每次深夜里,群中出现陆经国发出的消息就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一向沉默不爱说话的陆经国,以前可不会时时的炸群。
至于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