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得和夫子们沟通好?该带些什么书去?
最后,家里没个主子,下人们也跟着走一些,难免让人不放心,宋念和沈氏商量了一番,就决定让田富一家来住段日子,顺便帮忙看看宅子。
此外,自家的行李也得准备,六个主子,六个下人,一去半个月,替换的衣物、常用的物品、书,以及最重要的土豆,零零碎碎的,一个车都拉不下。
却说宋家一家。热火朝天的收拾东西要去府城小住。王琦的妻子,陈氏自从得了这个信儿,就颇觉得不痛快。于情于理,做大哥的,不邀请亲弟弟一家去,反而邀请表弟,这是什么意思?
哪怕王琦和她解释过了,大哥找表弟有事儿,她还是不痛快。
王琦没法子,只能说:
“一家人,你如果想去,还用得着邀请吗?左右你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不如带着孩子去府城住段日子,雅维亲事不是定了么,大嫂最近肯定很忙碌,你正好去帮帮她。”
陈氏嘟囔:
“人家多金贵,五品官的女儿,我问她未来女婿是谁,她都不告诉我的。你们一家子都是,我生儿育女,孝顺公婆的,还被当外人,我是亲婶子,凭什么不能知道侄女婿是谁?”
“你说凭什么?不就凭你这张不值钱的嘴吗?前脚我大儿写信说给茹娘找了门不错的亲事,后脚你就回娘家胡说八道,还想抢这门亲事。”
宋姑母拿了个包裹,缓缓进来,她本来就是来找儿媳妇问罪的,听了二儿媳妇这话,就更忍不住了。
她此生最痛恨的,不是精明人,不是有心机的人,而是又蠢又自以为别人看不出她耍心机的人。当年她就看不上这个二儿媳妇,偏偏拗不过儿子。
娶了也就娶了,本想着在娘家十几年,在婆家后半生,性子多少能改变一些,她也试着教过,哪怕改不了,收敛一些总是可以吧?
嘿,一点儿用都没有。儿媳妇就这德行了,左右祸害不到别人家去了,孙女是得好好教的,不然嫁了出去,岂不是结仇?
也就是自己心软了一下,总觉得母女分离有违人伦。但自孙女长大一些,她可真没少把孙女带在身边教养,结果呢,也就是早晚让母女俩多见了见,这丫头性子就移了。
十岁的大姑娘了,正经的堂姐妹堂兄弟她不来往,品性好的表姐妹表兄弟她不来往,一个靠爬床上位的姨母生的庶子,也就是逢年过节两家人拜年的时候见了几次,她倒是巴巴地贴上去,什么都同人家讲。
想到这里,宋姑母就心中暗恨,弟媳妇写信来,说雅纤和孙二郎有些问题,让她严加管束,省得真被骗了去。
她当时的脸呀,真是一下子就红了,羞的。做了一辈子精明人正经人,哪想到嫡亲的孙女养出这么个轻浮的做派,若不是孙子没太受当娘的影响,她真是恨不得把陈氏赶回陈家。
想到这里,宋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