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女儿培养好了,能给家庭、家族带来的助力并不会比男人们差,哪怕这种助力是间接的。
如果说,唐夫人在之前的交往中,对宋家人有三分的好感。那在得知他们愿意给这么小的女儿足够的话语权,让她现在就学着去打理产业,那唐夫人对宋家的好感度就上升到了五分。
现代有句话,叫“你的认知层次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这话唐夫人没听过,不过她也朦朦胧胧地有类似的想法,看一个家庭能走到什么高度,看他们对后代的培养理念就看得差不多了。
唯一值得拿来说道的,就是宋筠的年龄的确小了一些,七八岁的年纪,还没到学这个的时候吧?
不过,唐夫人想了一下宋筠的性格和处事,倒是觉得以宋筠的聪明劲儿,即使只有七八岁,只要摊子铺得不太大,倒也能应付得来。
想到这里,唐夫人忍不住催促儿子:
“你到底知不知道他们家铺子开在什么地方?名字叫什么?等着让人去买些回来尝尝。”
唐晏能不记得吗?要知道,在他吃了三块糕点的空档,宋云可是絮絮叨叨地重复了两遍,还抑扬顿挫的,生怕他记不住。
唐家人聊起她的功夫,宋筠刚刚到家。哪怕她中途垫巴了两口,这会儿也饿得前胸贴后背了,饭菜一上桌,她等着祖母和父母夹了一筷子之后,就埋头吃了起来。
宋箴半是开玩笑,半是幸灾乐祸地说:
“小妹,你别气了,不就是花了三两银子嘛,你又不差钱。”
宋老太太今天去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因为去店里捧场的基本都是年轻些的妇人,或者小娘子们,没有她这个岁数的老太太。
她觉得颇为寂寞,和她们也搭不上话,所以早早就回来了,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儿。
三两银子!
宋老太太心都在滴血,三两银子,哪怕是拿去买羊肉都能买一筐了,如果是拿去买米,哪怕是上等米,也够吃多半年了。
自家这败家丫头,三两银子花出去了,连个水花都没见到。
东西呢?花三两银子买的东西呢?
宋念也知道女儿这钱花到了哪里,又听说了李氏曾经送过唐家几盒,就明白唐家的小公子,肯定是不缺这几块牛奶皂的。
他倒不觉得唐晏就是想看宋云不开心,反而觉得对方可能只是想收到朋友送的礼物而已。
就像他,哪怕拿着钱什么都能买到,可每次收到同窗好友送他的礼物,也觉得很开心。
此刻他连忙安慰女儿:
“花就花了吧,唐家的小公子过年的时候还给你们兄妹送了礼物呢,朋友之间的来往,不必计较这么多。一会儿爹给你五两,这样你就不是花了三两,而是挣了二两了,策哥儿,你说对不对?”
宋策埋头干饭,听了自家亲爹这话,有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