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眷们喝的蜜水果饮,男人们喝的水酒,也各装了好几样。
以防当日回不来而带的换洗衣物以及洗漱用具,也没少拿。
万事俱备,当天一大早,几家的马车汇合后,就朝城外出发。
这日是休沐日,趁机出城欣赏春景的、去自家郊外庄子小住的,人可不少,他们这一行人,光是排队就排了小半个时辰。
好不容易出了城,祁沣又碰到几个熟人,自然了,基本都是在京为官或者未出仕的官宦子弟。
这都是人脉,新科进士自然是需要的。宋念他们也不能免俗,随着祁沣去打了招呼,混了个脸熟。
面对三个未来同僚,他们还都是亲戚关系,祁沣的这些朋友也愿意多给几分尊重。
毕竟,宋念他们几个虽然没有“一门三进士”那么风光,但表兄弟、舅兄和妹婿,同科进士,也算得上是这几家人文风颇盛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真到了牡丹园,已经是中午了,先找个亭子吃些东西,再逛一逛,时间很紧,只怕当天是回不去了。
不过,据祁沣所说,这附近有农家小院,可对外短期出租,如果想住一晚,可以提前让人去订几个院子。
几家人一合计,觉得这样也好,好不容易松宽了些,总不能出来玩还紧张兮兮地吧?
解决了住宿问题,就可以安心游玩了。
牡丹园大门处有立碑,上面刻了这牡丹园的来历:
大意是前朝xx年,某深受宠信的内监敛财无数,在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私家园林,引得民不聊生,王朝气运衰退,巴拉巴拉。
然后当朝皇帝励精图治,不愿意将着耗费无数民脂民膏的园林当做某家某姓的私人珍藏,所以特批开放给百姓游览。
就……
宋筠必须得夸一句,这舆论宣传,做得可太漂亮了。
前朝末年固然民不聊生,但新朝建立,未必没有旧的得利者反扑,就是百姓,几百年受前朝统治,也不是那么轻易能转过弯的。
再加上,这皇权可不是前朝拱手让出来的,无非也是靠一城一城地打下来,死伤无数,未必有多正义。
这时候舍出一个除了漂亮没别的用处的园林,在京城附近收买人心,以示魏朝以民为重、不重享受,就还挺讨喜的。
宋筠一个俗人,看到这段话,也只能想到人家会搞营销。
但其他人却不同了,有分析遣词造句的、有分析字体构造的。
听祁沣的意思,这还是个大儒的手稿印刻上去的呢,就连刻字的匠人,那都是前朝专为皇室所用的。
宋筠好歹也是在这个时代上过学的人,对这个大儒的名号,也是听过的,只是的确不曾有幸见过人家的亲笔。
她此时觉得稀奇,也凑过去听几个做到了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