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饮食篇:古人喝酒,为什么那么能喝

作者:讲历史的王老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记载见于南北朝的《齐民要术》。历史上炒菜的祖宗,是一道非常简单的菜品——炒鸡蛋。但是炒菜在那时候并不流行,很少在大众餐桌上出现。到了宋朝,炒菜才逐渐普及。《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炒菜就有炒鸡、炒兔、炒羊、炒牡蛎、炒腰子等等。到了明清,炒菜便成为中餐最主要的烹饪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为何炒菜在宋代之后才开始普及呢?

首先是铁锅技术的发展。宋代之后,古代的钢铁铸造技术定型,铁锅技术逐渐完善。到了元明时期,薄铁锅制造技术更加成熟,炒菜的霸主地位也随之奠定。铁锅技术是炒菜流行的条件之一。

炒菜流行的条件之二是油料的普及。油是炒菜最关键的原料。唐朝之前,油料并没有大量出现,只有少量动物油,而且不会用于炒菜。唐朝时,植物油开始普及,炒菜的流行也开始成为可能。到了明清两朝,北美花生油登陆中国,这种油料非常适合炒菜,为炒菜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重要条件。

另外,食材种类的变化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唐代及唐代以前,人们皆以肉食为美,素菜种类不多。宋代时,素菜开始大放异彩。而素菜的烹饪,最佳方式还是炒,炒出来的蔬菜最美味。蔬菜的流行,为炒菜提供了大量食材来源。

宋朝之后炒菜的流行,也跟肉类食材的匮乏有一定关系。特别是明清两朝,人口压力大,普通民众很少能吃到肉。用二三两肉结合蔬菜,就可制作出各种美味的炒菜,这是其他烹饪方式无法做到的。明清之际,北方民众燃料紧缺,而烧烤和炖煮需要长时间加热,太费燃料。于是炒菜因加热时间短,节约燃料,受到了大众青睐。

综上所述,古人最初不怎么吃炒菜,宋代之后才流行吃。今天,相对于其他菜系而言,粤菜和日本料理中的炒菜比例相对较小,不知道是不是保留了华夏最初的烹饪习惯。所以,如果你是枚吃货还想穿越,最好是穿越到宋代以后。否则,你每天就只能喝“汤”吃“烧烤”了。

24 古人用什么餐具

2018年,国际时尚品牌杜嘉班纳,因为广告片中对筷子的调侃,引发了广大中国网民的不满,甚至上升为“辱华事件”。撇开这个事件的内容不谈,用筷子或刀叉作为餐具,是不同文明根据自身情况的自我选择,没有优劣之分。很多国人并不知道,中国人最早用的餐具还真不是筷子,而是刀叉。

筷子最初叫“箸”,现存最早的筷子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箸。《韩非子》还记载“昔者纣为象箸”,是说纣王用过象牙做的筷子。由此可见,筷子的出现应该是在商朝,距今三千多年。而国人用刀叉的历史却更久远,至少比筷子早一千年。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从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最初的食物并不精细,从茹毛饮血到文明初期的大块肉,显然更适合用刀叉分割食物。

国人最早用的餐具是餐刀,称为“匕”。考古出土的先秦青铜匕,前半部是扁而微凹的,这样既可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