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同学了。电话那头,何淑懿喜悦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不过,赵书勤丝毫没有喜悦的心思。他反而隐隐担忧起来。因为,蒙晓璐被省城一所211工程的大学录取了,而且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计算机专业。这个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本科学毕业生读研率很高,而且大都被国内一流大学所录取。赵书勤担心,蒙晓璐到省城念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心态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加上两人异地恋爱,一个在省城,一个在炉江,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隔阂。两人可能渐行渐远。而且,蒙晓璐曾经不止一次跟他提过,假如今后有机会读研,会优先考虑的。她是一个好学进取的女孩。到时候,蒙晓璐再到省外去读个读研读博什么的,两人更是离得远了,就更没有机会在一起了。因此,赵书勤不免患得患失起来。不过,担心也没有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时候,很多事情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赵书勤只能安慰自己坦然面对,走一步看一步。
不久,炉江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下来。父亲赵德胤很高兴,准备给赵书勤办个升学酒。但赵书勤坚决反对。班里大多数同学都考上了211以上的大学,只有包括他在内的少部分学生不得不混迹于二本院校。尤其是他赵书勤,踩着分数线惊险地进入炉江学院。与同学们相比,他不免有些自卑。他觉得低调去读就可以了,大肆操办升学宴,完全没有必要。由于赵书勤的坚持,父亲赵德胤最后也就放弃了举办升学宴的打算。
随着入学报到的日子日益临近,赵书勤多少还是有些兴奋。毕竟,好赖也将成为一个大学生了。大学生活对他来说,还是充满了新奇和期待。赵书勤买了许多东西,回宰喜侗寨看望大舅和二舅妈他们。大舅王大一得知赵书勤考上大学后,十分高兴,特意宰了一只鸡,为他祝贺。舅甥俩喝得酩酊大醉。
蒙晓璐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为宰喜侗寨当年名副其实的高考状元。为此,她父亲蒙正刚大摆宴席,为女儿庆贺。宰喜侗寨绝大数人家都去送了礼。赵书勤代表他父亲赵德胤也去了。
负责收礼的是宰喜侗寨的村支书。他跟赵书勤比较熟。
“书勤啊,你的状元酒什么摆啊?我们大家都准备来给你祝贺呢。”村支书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语气中明显带有揶揄和讥诮的味道。
“我不办,叔。”赵书勤尴尬地简短回复。
递完礼,赵书勤急忙开溜。农村人,就是喜欢寻人短处和不足,然后无限放大,再狠狠地扎上一刀,以此为乐,且乐此不疲。如果践踏别人尊严可以活到千年万载,那这些人绝对可以寿与天齐,甚至地球爆炸后还会生龙活虎地活下去。因此,赵书勤还是有点畏惧他们。
果然,赵书勤前脚一离开,村支书他们后脚就七嘴八舌地对赵书勤冷嘲热讽起来:
“得的学校太次,没有脸办。”
“这么差一个学校,我崽都说不好意思去读。”
“马只有这么大的脚力,你让它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