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开学的日子到来了。赵书勤本想让父亲赵德胤开车送自己去炉江学院报到。但父亲说没有时间,让他自己去,还说他都成年了,应该学会独立生活了。赵书勤无法反驳,只得独自前往。不过,父亲说的也对。今后的人生,就得逐渐靠自己了。父母渐渐老去,他们不可能永远陪伴自己。一切都得靠自己去努力奋斗了。
母亲王慧中把赵书勤送到车站。临别时,望着母亲日渐爬满皱纹的饱经沧桑的脸,以及日见斑白的鬓发,赵书勤的心情异常沉重。眼睛一酸,泪水几欲滚落下来。他连忙把脸扭到一边,迅速擦掉。赵书勤叮嘱母亲,以后少干点重活,多休息。
“不干活,就得饿死啊。”母亲感叹道。
“不是还有我爸吗?”赵书勤不假思索地问道。可问完,他就觉得有些草率。父亲现在越来越不靠谱。他跟母亲的婚姻,不知道到底还能维系多久。母亲将来是甭想指望父亲了。想到这里,赵书勤又隐隐担忧起来。
母亲苦涩一笑,沉默不语。
辞别母亲,赵书勤登上了开往炉江的班车。
当天下午三点,赵书勤抵达炉江。何淑懿来车站接他。两人打个车,前往炉江学院。
开学季,炉江学院一片忙碌的景象。校园里彩旗飘飘,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在学长的耐心指引下,有条不紊地办理报到和住宿手续。各种社团,搭着帐篷,卖力地向新生推介本团的项目和优势。招兵买马的套路,花样百出,争奇斗艳。
赵书勤第一次走进真正属于自己的大学校园,面对如此壮观的新奇场面,既兴奋又激动。他把每个社团的摊位都逛了一遍,才前往化工系报到。交费、领教材、领饭卡、领卧具、领宿舍钥匙等,一整套流程走下来,花去了足足两个小时。
忙完这些,天色已晚。赵书勤跟何淑懿去食堂吃了一顿饭,又到校园里逛了一遭,熟悉一下各自系的基本情况,照例又温存一番,然后分别回归各自的公寓。
赵书勤的大学生活,正式拉开了大幕。
赵书勤比较热爱学习。开学季的新鲜感过去后,他很快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由于不具备天赋异禀,面对大学名目繁多的课程,赵书勤还是倍感吃力。好在如他名字喻示,赵书勤最大的长处就是勤快。与其他同学相比,他往往肯花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学习上的问题。因此,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他基本上都能跟上老师授课的步伐。
俗话说,人忙时间短。很快,一个月过去了。国庆长假来临。赵书勤打算去省城,跟蒙晓璐一起度过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国庆假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对蒙晓璐的思念,早已堆成了珠穆朗玛峰。为此,赵书勤给父亲赵德胤打电话,以需要跟何淑懿去省城度假游玩为由,委婉地寻求经济援助。父亲在电话里头告诉他,近期准备来炉江,到时候会来炉江学院看望他。于是,赵书勤就静候父亲的消息。
两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