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有素,一天时间就准备完毕。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完全明亮时,密密麻麻,无边无沿,黑衣玄甲的平阳重甲兵就出现在了韩国边关城池之外,旌旗似帘幕,戈矛似麻林,寒光耀眼,却无声无息。
韩国的边军看到这一幕顿时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发软,目瞪口呆。
没办法,谁叫秦军的名声太过响亮,战力太过强大,这个更是名声还要更盛一些。
五国联军都没有打赢,光凭韩国一国实在是胜算渺茫,偏偏如今的韩国又无险可守,寻常城池根本挡不住秦军。
能不怕吗?
韩国边军的效率从来没有这么高过,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变负责镇守边关的将领手中。
当时,此处边关的将领正在用早膳,听到消息微微一愣,随即勐然把碗快一扔,顶盔都来不及拿,狂奔而出。
好在王龁暂时并没有意思意思的想法,否则凭借着韩国平坦的地形趁夜袭击,这处边关应该已经拿下来了。
等到边关将领布防后赶到城门口,面色凝重的眺望,收到下属禀报的王龁才一手提刀,一手持诏,单人独骑走到边关城池下。
之所以敢如此坐,除了因为王龁艺高人胆大,最主要的还是笃定韩国不敢先动手。
谁要是挑起跟秦国的战争,谁就是韩国的战犯,肯定是要受到韩国内部的制裁的。
因为韩国正想尽办法,竭力避免给秦国开战的借口。
主动送上借口,很可能被怀疑成内鬼,不制裁你制裁谁?
不是说没有正当借口,秦国就不能动兵了,想要打你时,韩国先迈右脚都是借口。
只是如果没有正当借口,其他国家都有理由光明正大的插手,亲秦派也就不好出言反对。
看见王龁单人独骑的出现,守城的将领立即下令松开弓弦,免得哪个愣头青,内鬼,过于紧张者擦枪走火,引爆冲突。
没有办法,这就是弱国的悲哀,别人都兵临城下,自己还得注意不要擦枪走火。
「王将军这是何意?」
守城降临按着城墙,大声喝道。
王龁本是秦国的老将,名将,驻扎地距离秦国边境又近,再加上旗帜,守城将领自然不可能不认识。
「我王有诏令传达,下来接诏传回新郑,否则开战。」
虽然是仰视城头,但王龁的语气那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声音中气十足,宛如洪钟似的。
秦王下诏到韩国?
什么时候秦王兼任韩王啦?
守城将领心中腹诽,但听着不是来开战的,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一但开战,他的下场不死也好不到哪里去。
「王将军稍待。」
很快,城门打开小半,这是预防秦国使诈,到时候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