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只不过是一小部分人而已。
没钱的那些人,自然舍不得每天花几块钱买包子吃,可那些有钱的,食堂里的饭菜吃腻了,就可以跑到厂子的路对面,买上几个包子再加上稀粥小菜。
也不怪这些人宁愿来买包子稀粥吃,也不想吃食堂,实在是因为食堂真正做到了十年如一日的清汤寡水,蔬菜那一锅里,你绝对看不到一星半点的油水。
哪里像时姜做的肉包子,那肉一颗颗非常的明显,味道咸香鲜汁,真正是一口咬上去,能感觉到那肉在嘴巴里爆汁。
谷劏
晚上时姜睡觉时,有新买的电风扇吹着,就算窗户关着,也不觉得闷热了。
睡的早,吃的好,时姜这具身子经过这一个月的调养,很快就从干巴巴变的长点肉了。
原主十六岁下乡,在乡下待了足足十年,回到城里后,不过半年时间不到,原身和王元川就同时被父母赶了出来。
而她和王元川捡了三年破烂,从当初十六岁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二十九岁的大妈。
时姜刚刚醒过来时,照镜子时,这具身子和脸,哪里像是一个二十九岁的人,说她三十九岁,恐怕都有人信。
现在,只能说,从三十九降到了三十多点的模样。
时姜忍不住摸了摸自己这双粗大的手,就忍不住憋闷,这双手就是劳动者的手啊!
当年原主下乡后,种地插秧打猪草,可以说农活干的非常溜。
这其实全托了王元川的福,因为下乡后,王元川吃不了苦,所以他的活大多数都是原主帮着干完的。
想到这里,时姜就忍不住想咬紧后槽牙。
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时间了,也不知道王家有没有把王元川的钱给忽悠光了。
要是忽悠光了,恐怕又是王元川被一脚踢出家门的时候。
可惜,王元川并不像原主记忆里那般听从父母的话,回家后第一件事把钱给重新存了他的名字。
然后回到家里后,王家父母原本以为儿子跟时姜离婚后,就会把赚的钱交到他们的手里。
可没想到,王元川只肯一点一点挤牙膏似的给钱,王父王母想翻脸却想着王元川手里的钱,只能憋着气,想着能从王元川手里抠出一分是一分。
王父王母没办法,只能喊了王母的外甥女刘秀丽过来,跟王元川相亲。
王母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给儿子娶个自己娘家人,那外甥女还不得听她这个婆婆的话。
自己做父母的话,王元川不听,等自己老婆一直吹耳边风,他们就不信,王元川不动摇,把存款给掏出来。
完全没想过,万一这个外甥女不听他们的话了,那可怎么办?
要是时姜在的话,肯定就会惊愕。
因为,那王母的外甥女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