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的。”
“就是那种磕着等身长头转湖吗?”楚倩在高原待的时间比老刘还要长,有些事情她可能知道的不比老刘少。
“这个不好说,有的藏胞转湖或者转山的时候是徒步,但也有很多藏胞会磕着等身长头转湖的。这方面的事情我懂得不是很多。”老刘耸了耸肩膀没有再深入的说下去。
在这里,老刘通常都是抱着尊敬但不亲近的态度来对待这边的宗教信仰的。
墨兰问儿子:“小昂,高原的藏胞真的有磕着等身长头走上千里地去日光城朝拜的?”
“嗯,很多。现在正是种青稞的时节,下个月牧民就会赶着牛羊转场,所以现在路上朝拜的藏胞并不算多。等青稞种完了,牛羊转场完毕,藏胞们就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这时候才是朝拜的高峰期。妈,如果您和我爸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的话,每天您都能在国道上看到大量的朝拜者的。有些藏胞真的是徒步上千里地朝拜的,很虔诚。”
这回换墨兰吐舌头了,“小昂,这些朝拜者一个人能走这么远吗?他们吃什么住哪儿啊?他们总得休息和吃饭吧。”
“这个我也听扎西达瓦说过。他说每当去大昭寺朝拜的时候,很多藏胞都是全家出动。有专门负责后勤的,有专门朝拜的。以前的时候,藏胞就是推着手推车,车上装着粮食和帐篷,朝拜走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扎帐篷。现在好多了,好多藏胞都有车了,所以现在朝拜者大都有后勤车。”
老刘这么一解释,墨兰和楚倩才算搞清楚。
“儿贼,前面出现岔路了,该怎么走?”
老刘抬眼一看,果然,这才走出去没多久,前面就出现了分叉口。
一新一旧两条区别明显的路出现在眼前。
旧的那条公路是一直向北延伸,路边还有标志牌,正是通往纳木错的指示牌。
可是在旁边那条一看就是刚铺完沥青没多久的新路旁边,同样竖着一根还银光闪闪明显就是刚立起来的标志牌,那上面竟然也有提示,同样是通往纳木错的路。
老刘想起了扎西达瓦曾经说过的话,于是略一犹豫指着左边的那条新路说道:“这两条路可能都能通往纳木错吧?我听扎西达瓦说,通往纳木错景区的路又新修了一条,估计就是这条路吧。”
“你确定?”
“我怎么能确定?我又没来过这里。”老刘耸了耸肩膀。
刘爸干脆打开双闪把车子停在了路边,“走,下去抽根烟,顺带着看看有没有车走这条新路。”
眼看爷儿俩下车过瘾去了,墨兰和楚倩干脆也下了车。
这里已经是在山脚下了,抬头就是高高的念青唐古拉山。不过因为这里距离很近,所以高大的念青唐古拉山给人的压迫感十足。
楚倩掏出手机摆弄了一下对墨兰说道:“阿姨,这里海拔已经快四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