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的票房,扣掉上交国家的不可分账票房。
剩下57%是院线和影院的钱。
43%则是发行和制片方的钱!
不客气的说,这43%的分账是老一辈前辈一个点一个点从影院手里抠出来的!
这其实就要扯到改开了。
之前,一部电影不管好坏,都是中影向各大制片厂以90万元一部的价格收购买断电影,再由中影向各个省的发行单位发放拷贝。中影从总票房中拿走70%,其余部分的24%留给各个省的发行单位用作影院建设,剩余的6%上缴各省的财政。
大锅饭导致的结果就是饿死无数电影场,饿死一片电影人。
之后就是慢慢摸索改革。
不过,当年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其实也不怎么顺利……
95年,国产影片《红樱桃》开了票房分账的先河,可以拿到35%的分账。
之后慢慢的耕耘,拉升到38%,而电影《英雄》把制片方的比例从38%提到了40%;到了《十面埋伏》,分账比例提高到了41%;《满城尽带黄金甲》后又提高到了43%。《金陵十三钗》制片方打算把票房分账干到45%。
结果,种种原因,失败了。
拿到一个不伦不类的条款:该片票房在5亿元以内的,制片方和影院按照45比55来分成;超过5亿元的部分,则按照41比59分成。
后来也就一直保持在43%不动了。
所以说,为什么老谋子牛皮?
几次电影提高分账比例的战役,都是人家电影打出来的!
虽然说分账提高,老谋子也没赚什么钱……
可贡献是实打实的!
但凡是有点梦想的导演,谁不都是想办法提高分账比例,干到45%之后,再涨个一两点,差不多和外国分成持平!
结果嘞?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这个狗日的老东西,真是一点脸都不要!”楚浪忍不住破口大骂。
屁股决定脑袋!
返点很容易把院线的胃口养刁!
唯一的结果就是提高分账遥遥无期!
甚至,当市场习惯用返点换排片,之后说不定还会提高院线分成!
楚浪一手王炸,哪怕分成回到95年,他肯定也饿不死,可谁愿意白白把钱丢出去!
“阿浪,后面几部电影都在观望,我们是不是抢先联系院线,也返一些点?”琪姐问道。
“不返,纵然返点可以推高票房,可这么做的话,对整个市场的伤害太大!”楚浪气呼呼的说完,沉默片刻,灵光一闪:“这好像是个好的宣传契机?”
琪姐:“???”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