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霸王一样说一句:彼可取而代之!或者像刘邦一样来一说:大丈夫当如是也!然后努力把我踩下去,这才叫真正的本事!”
“与其在这里阴恻恻地说风凉话,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努力,比如定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
事实上,姜林很想说:难道你们不知道华夏的科学家为什么赚不了大钱么?
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比如袁神农,咱们十几亿人吃了他几十年的水稻,可曾让他成为首富?可以说,没有袁神农,华夏的稻种会贵上不知道多少倍,因为你想要好的稻种必须向国外进口,国外把持着稻种,肯定会把价格定得让你欲罢不能,却又非常肉痛。
如果袁神农想要赚钱,仗着专利在手随便提个一两倍的价,就能发大财,但是没有,大家仍然买着最廉价的稻种,吃着一直都没有涨价的大米。
结果呢,大家仇富也曾仇到袁神农身上,袁神农只不过摸了一把好车,就被网暴了,难道就因为那车叫别摸我,就能让他摸?
所以,借科学家来说明星片酬高,只不过是借口而已,科学家真有钱了,估计天天得被网暴。
当然,姜林不反对拿高片酬,但是你得对得起你的高片酬才行,比如姜氏传媒有能力的艺人导演,姜林从不介意他们跟着多赚钱,就拿这次许争拍的《港囧》来说,最后肯定能拿到二十亿以上的票房,分成下来的钱估计也得有近七亿,光是许争工作室就能拿到近三亿的分成。
就算最后许争工作室的账姜氏传媒拿大头,许争到手的也有一亿多的分账。
这片酬够高吧?但是如果许争赚不到钱,他还肯跟着你混?还会好好拍戏?
另外伍景也在上部电影当中赚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笔分成,所以才会再次萌生自己导戏的想法。
其实姜林最赞同的方式就是演员拿低片酬,然后可按照咖位和戏份拿到一定的票房分成,然后大部分成本就可以用在制作上,这样不仅制作跟得上,演员也会为了多赚钱而更加认真努力地做好电影,电影亏,演员就只能拿到那点片酬,电影赚,那么演员的分成就高。
不过,这一点也就在姜氏传媒实施,其他公司,对于演员方来说,希望旱涝保收,对于制作方来说,他们觉得赚钱才会投资的,肯定不想让别人跟他们一起分账,宁愿把片酬开高一点,只做一次性的买卖。
当然,对于投资方来说,他们想要以最简单最稳定的赚钱方式来拍电影,所以之前迷信所谓大投资大明星大票房,请来所谓有票房号召力的大明星拍戏,然后拍戏赚钱,之后发现所谓的票房号召力不管用了,而流量明星哪怕是一张擦屁股的纸都能卖钱,于是又开始炒流量明星赚钱。前世流量明星玩崩了,又想别的办法来赚钱,比如含腾量!
姜林一个人在酒店无聊,然后登上一个马甲号与网友们扯淡。
姜林发的微博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