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最后实在做不好了,就只能学港岛的某个已倒闭的电影公司,直接拍三级呗,这个赚钱更简单了吧?
在姜林看来,光电的一些政策的确是限制了某些类型片的发展,但是绝对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在真正想要做好电影的人,不需要那些限制的东西都能做好电影,限制的只是那些专门想要借由那些内容来投机取巧的人。
4年的时候,还有人大叫网文完蛋了,没得写了,但是现在网文不比4年更兴盛?少了的只是那些专门靠写某类的人。
而且,国内不能拍某类电影,资本还是会取巧,直接扬言不要编剧,以大数据为依据,采用ip+流量明星+炒作+铺天盖地的广告+……总之怎么方便就怎么来,创作多难啊!
某些禁止的东西若是放开了,影视行业会不会鼎盛起来,姜林不知道,但是绝对是资本的盛宴,因为那些禁止的一放开,赚钱就不要太容易啊。原本一个镜头的事情,不把它整得通篇都是绝对不会罢休。
阻碍影视行业发展的,永远是创作者自身,外在原因自然就是电影工业的限制。
华平看到好莱坞的特效大片在国内疯狂捞金,虽然这钱大部分都进了华影公司,但是还是要分一部分给好莱坞公司的,而且电影也是国外的,意味着各种国外的文化通过电影侵入到国内。
华平还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否则也不会力主限制好莱坞电影进入国内,保护国产电影。
如果国产电影中没有人能拍特效大片,那么好莱坞就能凭借特效大片,哪怕是剧情再烂,都能在国内赚取大量的票房。
而国内若是能自己拍特效大片,渐渐地成为常态,那么国内的电影工业将会得到迅猛发展,好莱坞大片的特效优势,就不可能单凭特效就能赚走那么多的票房,到时候大家就要凭内容取胜。
当然,这一切总要有一个先驱者。
事实上,姜林也不是第一个拍特效电影的国内导演,在此之前就有
位港岛导演拍过特效大片,有赚有赔。
不过,特效大片耗资太巨,非一般人可以拍得起的,而且一旦扑街,那就损失巨大。
所以现在大家投资拍电影,很多其实已经陷入了某个误区,那就是不肯好好做电影内容,也不肯好好地把电影质量做上去,而是花巨资请明星来拍电影,也正因此,明星的片酬越来越高,占比也越来越高,反倒是电影越做越烂。
尤其是港岛电影人,现在大部分都是将一些陈旧的内容翻拍,然后加几个明星上去,用来上映骗钱。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正常的,都是对电影的发展造成极大伤害的。
如今姜林要做特效大片,华平自然也是非常支持的,只要有人带头拍特效大片,并且还赚到了钱,想必接下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拍特效大片,到时候自然而然就能促进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