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书院狩猎

作者:王望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被打动,逐渐有人哭泣,有人离开,静坐的人一个一个,站起来,低着头走了。那些跟着校长一起来的学生,一起唱起歌来,大概都是需要爱、需要关怀、希望献出爱的意思,歌曲非常动人,因为他们的呼声发自内心,不是娇柔做作,也不是一种应景之作,而全是来自内心。

来自心里的呼唤奏效了,静坐的人散开,书院取得了成功。于是,书院得以存留下来。当地村民也逐渐想通了,听劝了,就不再继续抗议。季柯南清楚了这一点,如果讲清楚道理,人也听得进去,事情就好办,否则,就难办。横不讲理,最终闹的大家都不开心。

校长点点头,听助理一直在介绍,然后继续往上走,到了教室,这所教室,用石头砌成,有学籍,有档案柜,用品齐全,课桌虽简单,但还结实,教室里没有空调,有吊扇,这些东西,都有人奉献,书院没有花什么钱。

书院和村民对抗的整个阶段,电视台一直跟踪报道,在港岛引起很多市民的关注,纷纷捐款,支持书院继续办下去,也有唱反调的,跟着村民一起呐喊,意思是让书院搬家,让不良少年沉入大海。人要是恨起人来,就想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结果,这场争斗,不是村民和书院的问题了,而是社会上两派的争斗了,这些问题,存在社会中。有的有爱,有的没有爱,有的总是自私,有的愿意分享。有的喜欢独吞,自己独享,自己快乐,不管他人的痛苦。

这所石头砌成的教室,有十几个学生,做完了作业,纷纷拿来围绕着校长叽叽喳喳,要校长改作业,校长笑着,拿过作业本,看了看,在上面画了勾,然后将作业放进书柜,那里已经有不少的书册,大概是学生的档案和一些作业本,再就是,记录学生表现的资料,这十几个学生,由一个老师在教,忙不过来,校长有时候过来帮帮忙。因校长没有摆架子,学生都愿意接近他。

离开教室,那一群花蝴蝶一样的女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校长,继续爬山。过了一座桥,就是教学区,那里集中的是年龄稍长一些的男生。拐角有鲤鱼池,锦鲤在里面游来游去,旁边是办公区,里面有校长室、财务室等等,一排排的房子,都是办公室,地方不大,但是,功能还比较齐全。

据说,这里曾经是内地人偷渡的第一站,他们没地方去,没有合法身份,就在这里开荒种地、养猪,因此,这里是非法移民的集中区。但是,这里条件太差,没有一块好地,全地都需要开挖,非常难,山高坡陡,土地看起来不肥沃,石头多,植物的生命力超强,在贫瘠的土地和石缝中求生长,枝叶也茂密。

内地人就是死也要死在荒岛上,不肯回内地,港岛府没有驱赶他们,将他们弄到村里,成为村民,离开了荒岛,荒岛越发荒芜,还有一些旧的猪圈,那些石头垒成的遗址还在,一些石头砌成的屋还在,只是屋顶坏了,开垦出来的田地重新长了茅草,也逐渐荒芜。

校长来到这里,带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收拾了这些旧东西,像愚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