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水流啊流

作者:王望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后来生意不行了,建筑工地上使用竹跳板的越来越少。他见势不妙,就将场子转让出去,又赚了一笔。这就是有眼光了。能不亏欠,还能赚钱,就是村里的能人。当都拿地的时候,地就上涨,到了一定程度,趋于饱和,地就不再上涨,然后开始抛售。

村里老负责人见他脑子活,会赚钱,就让他当文书。当然,他开始不愿意,为大家服务肯定要牺牲自己的时间,耽误赚钱,也不一定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他想了又想,觉得还是给孩子留一条出路。大小是个负责人,就有机会接触到四面八方的客人,说不定就开了眼界,见到了大的世面,有关系总比没关系要有优势,基于这种考虑,以爱的名义,接受了这个职务,去完成这个任务。

当了文书,其实他没多少文化,不过,报纸还是看得懂,像官方的报纸仔细研究,看得多了,开会的时候,就背报纸上的社论,传递上头的精神,很有一套,加上生意场上的妙语,糊弄老百姓还是绰绰有余,后来就转为副主任,主任,最后成为村里的负责人,坐上村里的第一把交椅,与此同时,孩子们也逐渐长大,考上的大学,分到了县协调处、管钱的部门,他在村里的地位逐渐稳定下来,没有谁能随便搬动他了。他要保持晚节,就不给儿女添麻烦,就不会轻易碰触底线。吃吃喝喝可以,没证据。要是拿,就不行。他很聪明,就让别人经手办具体的事务,自己当甩手掌柜,遇到大方向需要调整,他才说说。一般情况下,是不管事的,乐得逍遥自在,可以想玩就玩,没有谁来打扰。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其他办事员都还是上门求教,求指点迷津。老干事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智慧的。不让村里出乱子,就是进步。

当了二三十年的村干事,成为全县最老的干事,看这样子,估计还要当下去,一直到死为止。

侯光祥听了东干事的话,说不让他去,他很高兴,就说:“改天,改天一定来啊,不来就是看不起我。”

东干事说:“说这话干什么?要是瞧不起你,我们就从另外一条路走了,还用得着绕弯子到这里来吗?”

“我是开玩笑的,开玩笑,不是真的。”侯光祥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